快訊

丁學文專欄/招商引資在全球風起雲湧 台灣能做的還很多

乘客登機前先「過磅」量體重?紐西蘭航空解釋新政策關鍵原因

民進黨信賴危機擴大!吳怡農重批:為選舉熱度 棄同舟夥伴

憂口罩防護力不夠! 他見大眾忽略「這1項」喊:沒人知道嗎?

疫情升溫,有民眾憂心,大多數人雖有戴緊口罩,但戴護目鏡加強防護的人卻不多。記者余承翰/攝影
疫情升溫,有民眾憂心,大多數人雖有戴緊口罩,但戴護目鏡加強防護的人卻不多。記者余承翰/攝影

本土疫情持續嚴峻,確診人數不斷攀升,許多民眾都繃緊神經小心防疫,深怕不慎沾染病毒。不過有民眾好奇指出,他發現疫情升溫後,大多數人都會確實配合戴上口罩,但護目鏡似乎就非人人都戴,讓他相當困惑,話題一出引起熱議。

原PO在臉書社團「爆怨2公社」發文表示,近日疫情升溫,民眾只要外出或搭乘大眾交通運輸,都需要配戴口罩,但明明有不少專家認為眼睛也是新冠病毒的可能傳染途徑之一,大多數人卻都沒戴上「防護眼罩」,讓他深感疑惑。

貼文一出引起討論,不少網友都回應「政府有規定嗎?」、「你是護目鏡廠商?」、「人家要不要戴防護眼罩關你什麼事,政府強制戴口罩,沒有強制戴防護眼罩」、「這麼無限上綱,你自己把你隔離最安全,管其他人戴不戴眼鏡」、「因為沒規定啊,你戴好就好了」、「為什麼要別人戴?」。

不過許多人也說「我出門一定戴護目鏡,太可怕了」、「很多人不了解這病毒,沒辦法」、「我也有一副,我是有看見挺多人戴了」、「雖然非必要,但是看到有人說到底戴護目鏡幹嘛,我只能說真的無知」、「全家都有戴,包含同事也有戴」、「飛沫不是唯一傳染途徑,眼睛黏膜本來就會感染」、「等到疫情不受控時,我想一堆人搶著要護目鏡」。

而事實上,根據西園醫院官網中眼科醫師陳泓橋的說明,新冠肺炎的主要傳染途徑,是經由口鼻及上呼吸道傳播,但同樣為黏膜組織的「眼結膜」,也有被病毒入侵而引起感染的可能性,除了導致紅眼、結膜炎等眼部症狀外,病毒也會從眼部侵入人體,進而導致新冠肺炎其他症狀。

疫情 新冠肺炎 口罩

延伸閱讀

抗疫共同體:為什麼大部分台灣人願意配合戴口罩?

好市多擠滿人! 網嘆「難怪疫情止不住」掀論戰:真的很為難

她怨停課不停班沒意義! 網友搖頭直嘆:停班恐無法生活

爸在醫院工作防疫觀念卻很差 她抱怨這一行為實在太噁心

相關新聞

不如像Kelly a繼續當公主!務實女怨勤儉持家卻不被疼愛

「流水席之亂」引起輿論熱議。有女網友在「匿名2公社」表示,與先生正處於想離婚階段,她怨自己雖然從婚禮、結婚、婚後都沒有像Kelly a那樣大吵大鬧,但並未因此得到幸福,一路走來讓她大嘆:「真的不如像Kelly a這樣繼續當她的公主」。

流水席之亂 網:全台8到9成女生都像「輔大陳若儀」

一名自稱擁有「輔大陳若儀」稱號的準新娘,透過社群網路批評未來婆家打算舉行流水席婚禮,引起輿論熱議。在第9集疑似是小姑出面爆料,這婚應該結不成之後,有網友在「匿名2公社」表示,「其實目前全台大概8到9成女生都會出現Kelly a的行為,連在貼文底下酸Kelly a的也大多是,她們只是暫時把雙標人格隱藏來。」

柬埔寨被騙7天遭性侵9次 台女驚傳下海拍片「一片799元」

今年八月,台灣人遭詐騙前往柬埔寨慘被性侵或摘器官事件震撼全台。當時一名IG網紅因在當地7天內遭性侵9次的消息曝光後,引發網友同情;未料該名女子本月開始透過經銷販賣「下海拍片」3P影片,讓網友在Dcard大嘆:「難免讓人對於當時的同情,覺得有種多餘的感覺,還是真的只是單純炒人氣?」。

主播怨「俄」羅斯發音被糾正像打嗝 網曝:原譯名根本沒它還超美

台灣新聞主播、中英雙語節目主持人路怡珍,昨(21)日於臉書PO文表示,因最近很常分享烏俄消息,有名以簡體字留言的網友,要求全球串連早安新聞、「浩爾譯世界」的「俄」羅斯念四聲,是不是可以改一下,理由是「不念鵝羅斯二聲『太難聽』」。

營養師PO文「婚禮不重要」 網說實話:一場豪華婚禮社交炫耀一輩子

一名在醫院任職營養師的「范范」在「匿名2公社」PO文,認為大家應該把婚禮看開,當做是一場浮雲;但隨文卻附上一張自己的豪華絕美婚紗照,網友最後幫忙點出此事的關鍵:「一場豪華婚禮可以拿來社交炫耀用一輩子」。

笑到你心發寒!家門口出現「財神爺」 網友曝:來討財的

儘管農曆新年已經結束,但想必仍有許多人都希望財神爺能來到自家門口。不過,卻有名網友家真的迎來一尊真人版的「財神爺」,遲遲站在他家門口不肯離去...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