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告別式禁忌!離開時「這東西」要丟掉 過來人分享慘痛經驗
參加告別式是一種表達慰問的方式,也有許多細節要注意,近日一名網友在PTT發文詢問「第一次參加告別式,有什麼要注意的?」引發討論。其中還有一名網友分享過去因為自己將一樣東西帶回家,而遇上車禍。
原PO在PTT發文指出,從小就認識的朋友走一陣子了,接下來要舉行告別式,由於自己是第一次參加,只知道服裝要穿黑白色系、白包要包單數,剩下的細節不是很清楚。原PO也詢問網友,「公祭是否要提早到場?」、「不確定對方收不收白包的話,提前問會不會很沒禮貌?」、「火化可以跟著嗎?」等問題。
對此,網友們紛紛表示,「我的經驗是公祭可以提早一點點到,因為有時前面儀式進度超前,就會提前公祭」、「白包先準備著,如果喪家不收的話再收起來」、「我記得白包是不能帶回家的,如果對方不收,通常會用紅包把錢還你」、「服裝也不一定要黑白色系,素色即可,不要亮色」、「火化通常是家人跟很熟的親戚才跟著」。
接著也有許多留言透露參加喪禮要注意的細節,「不要說再見,結束後默默走掉或點頭致意就好,也不要喊人家名字」、「回家前先去人多的地方走走再回家」、「白包1100元比較好」、「回家用艾草洗澡,喪家發的毛巾和符紙是避穢用的,可以拿」、「不要跟其他賓客說再見,進火化爐不可以回頭」、「7片榕樹葉或芙蓉放口袋,回家路上丟掉,萬一找不到,帶些鹽巴,進家門時灑在自己身上」、「記得要把榕樹葉丟掉,我之前離開告別式後還拿著,結果在朋友載我回家路上出車禍」。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