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嘉義大埔深夜大地震 西興村聯外道路坍方中斷50人受困

總敷衍回「喔」讓媽氣炸 使出大絕招讓兒子瞬間轉換口氣

每次媽媽用LINE和兒子聊天,兒子都惜字如金的只回覆一個「喔」字,讓她氣的「使出絕招」。 圖截自爆廢公社公開版
每次媽媽用LINE和兒子聊天,兒子都惜字如金的只回覆一個「喔」字,讓她氣的「使出絕招」。 圖截自爆廢公社公開版

現代手機通訊軟體普及,也讓彼此聯絡更方便,但有一名男網友分享,突然收到一張老婆傳來的手機截圖,才知道每次用LINE和兒子聊天,兒子都惜字如金的只回覆一個「喔」字,讓老婆氣的「使出絕招」。

原PO於26日在「爆廢公社公開版」發文表示,「老婆突然傳了張圖給我,真心覺得兒子的求生意志薄弱!」手機截圖中只見母親傳訊息跟兒子交辦事情,兒子總是以1字「喔」回答,隨後母親想要兒子把「喔」改口成「好的,媽媽」,卻只得到兩個問號的回覆。最後,媽媽受不了這敷衍的態度,直呼「再一次,你都不用吃東西了。」一席話果然奏效,兒子連忙改口。

對此,原po表示,「平常我們是沒在管孩子什麼,就只要求禮貌,所以這個真的玩笑居多。我們家每天都是打打鬧鬧,生活已經很辛苦了,好玩就好…別太認真。」

此文一曝光,便引起許多媽媽們同感「真的會讓人暴怒」、「我小孩都給我已讀不回,或是不讀不回」、「真的會很煩躁」、「我超級討厭人家『喔』,喔三X」、「是我也會很不爽那個『喔』」。更有人稱讚媽媽的教育方式很正確,「我覺得你老婆是對的,觀念對了禮貌就有了,不然凡事就大家欠他的,真的不太好」、「贊成老婆一票,我對那個『喔』也超不爽,老婆教得很好」。

但也有不少人表示禮貌真的很重要,紛紛回覆,「禮貌真的很重要啊!至少說『好』都贏過那些什麼嗯喔」、「應該的,不要說對長輩,對人都要有禮貌」、「我弟也是這樣回,被我媽罵好幾次還是改不了」、「我爸每次呼喚我,我回幹嘛?他就會說,要回什麼事、怎麼了,幹嘛很難聽」、「禮貌真的很重要,我家也是叫他們也會回幹嘛」。

LINE 爆廢公社

延伸閱讀

台積電禁帶手機 前員工淚訴離開原因:與世隔絕「像被關著」

她曝麥當勞早餐獨門吃法「吉士蛋堡夾薯餅」 網友加碼「更邪惡」組合

情人節銀行寄「驚喜簡訊」 真相閃瞎眾人:平凡且幸福

韓國有公寓「垂直感染」28名住戶 更把新冠病毒帶進工廠

相關新聞

讚!小兄妹坐高鐵博愛座...見孕婦即熱心讓座 女童1動作暖哭網友

讓座理應發自內心,真誠行為才是暖心!台灣有女生表示,日前見到有2兄妹坐在高鐵博愛座(港稱「關愛座」),母親則隔着走廊坐在另一側,正忙於處理其他事情,其間有1名孕婦上車,女童見狀打算讓座,但遭到孕婦婉拒

純情男暈船「按摩店小姐」 想追人被1句話擊沉 網嘲諷:沒離開新手村

不少地方提供「打飛機」服務,但切忌「暈船」!臺灣1名男子在網上表示,去年底光顧「半套店」,雖然提供尺度較大的性按摩,但他聲稱「只有去純按摩聊天,跟稍微抱抱一下」,沒有脫褲子進行下一步行動,隨後認識1名按摩女生,竟然一見鍾情,甚至沒有尋找其他女生。由於女生說過「只有做手而已」,讓男子一直以為她只是接半套,直到1次大家聊天時,對方懷疑脫口而出,表示有客人會故意撕開保險套前面位置,男子才知道對方一直提供全套色情按摩服務,形容「心中的小世界有點塌掉,覺得很像被騙了許久」。

亂倫?偷聽到男友「第1次」對象 女友崩潰哭:好噁心

不少家庭組織也鼓勵父母及早向子女施行性教育,協助建立正確性觀念。臺灣1名女子在網上稱,偷聽到男友和家人的對話,意外揭發男友當年把第一次竟然獻給母親,原因是「媽媽要教他」,讓她無法接受,網友紛紛指「噁心死了......這算亂倫」、「這行為在臺灣是犯法的喔」,亦有別人質疑事件真確性,不排除有人虛構。

她開心網路交友遇天菜 卻因對方車子「心涼」退縮…網勸:勇敢點

現代人有許多都是透過交友軟體尋找另一半,但也不免因為網路與現實的不同而有落差感,日前網路論壇上就有一名女網友分享了自己網路交友的經歷,引起許多網友留言回覆。

不如像Kelly a繼續當公主!務實女怨勤儉持家卻不被疼愛

「流水席之亂」引起輿論熱議。有女網友在「匿名2公社」表示,與先生正處於想離婚階段,她怨自己雖然從婚禮、結婚、婚後都沒有像Kelly a那樣大吵大鬧,但並未因此得到幸福,一路走來讓她大嘆:「真的不如像Kelly a這樣繼續當她的公主」。

流水席之亂 網:全台8到9成女生都像「輔大陳若儀」

一名自稱擁有「輔大陳若儀」稱號的準新娘,透過社群網路批評未來婆家打算舉行流水席婚禮,引起輿論熱議。在第9集疑似是小姑出面爆料,這婚應該結不成之後,有網友在「匿名2公社」表示,「其實目前全台大概8到9成女生都會出現Kelly a的行為,連在貼文底下酸Kelly a的也大多是,她們只是暫時把雙標人格隱藏來。」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