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防衛國土 警政署下擬成立保八總隊

2級毒品氾濫 大麻成隱患

業務強迫推銷硬塞每支千元冰棒進冰箱 過來人曝:專挑老人下手

一名女網友PO文提到,近日她遇到一名業務強迫推銷一支1000元的冰棒給高齡90歲的老人,甚至硬塞入冰箱,這讓原PO不禁氣得怒斥「無恥!」圖擷自爆怨公社
一名女網友PO文提到,近日她遇到一名業務強迫推銷一支1000元的冰棒給高齡90歲的老人,甚至硬塞入冰箱,這讓原PO不禁氣得怒斥「無恥!」圖擷自爆怨公社

現今做業務不僅要會話術,還要與顧客打好關係,才能擁有驚人的業績,但卻有人為了達到業績不則手段。昨(13)日一名女網友臉書《 爆怨公社 》中PO文提到,近日她遇到一名業務強迫推銷一支1000元的冰棒給高齡90歲的老人,甚至還趁只剩老人在家時,硬塞冰棒進入冰箱,這讓原PO不禁氣得怒斥「無恥!」

原PO在文中表示,日前她發現一名業務在她的鄉下老家,不斷強迫推銷賣1支1000元的冰棒給2個90歲的老人,由於老人家的房子是開放式空間,只有晚上休息的時候才會關大門,沒想到該名業務就選在家裡只剩老人家的時候來強迫推銷,即使老人家已明確拒絕購買,但對方竟還硬是闖入廚房,開冰箱將冰棒塞入,從原PO貼出的照片可見,冰箱內堆滿的一支支冰棒,看起來像是傳統的枝仔冰,甚至還有各種不同的口味,這樣的行為讓原PO忍不住大罵「實在太過份」。

PO文一出後,立刻引來網友熱議,紛紛留言回應「每次遇到這種的,我都直接關門不給他們進來」、「就是來騙錢的,家門要鎖好」、「一支冰棒1000元也太貴,成本根本不到10塊吧」、「鄉下地方真的有很多這種強迫推銷的業務」、「最近這種賣枝仔冰的,出現的很平凡,根本就是暴利在賣」。

也有不少網友指出,類似這種強迫推銷冰棒的案例,已經不是第一次,「以前他們還會打著農會的名義,開著發財車在賣冰棒」、「鄉下地方真的常發生這種事,有時只是家人出去買個東西,回來就發現阿嬤又買了一堆,價格還比市面貴」、「這間枝仔冰一直都是這樣,之前也被強迫推銷過」、「我們家之前也遇到這樣的情況,選在家人都在上班的時段,專挑老人下手」、「前幾天也是一個阿伯衝進我家,要我試吃冰棒,超可怕」。

爆怨公社 阿嬤 冰箱

延伸閱讀

冷氣噴出10幾隻飛行蟑螂 神人曝30分鐘解決辦法

新加坡男子洗生蝦刺傷慘被截肢 醫生警告:再拖一天恐喪命

在雙醫家庭長大的小孩都過很爽? 過來人揭真相:壓力超大

為何寶雅可以在台灣生存這麼久? 內行網友揭4關鍵:無人能敵

相關新聞

不如像Kelly a繼續當公主!務實女怨勤儉持家卻不被疼愛

「流水席之亂」引起輿論熱議。有女網友在「匿名2公社」表示,與先生正處於想離婚階段,她怨自己雖然從婚禮、結婚、婚後都沒有像Kelly a那樣大吵大鬧,但並未因此得到幸福,一路走來讓她大嘆:「真的不如像Kelly a這樣繼續當她的公主」。

流水席之亂 網:全台8到9成女生都像「輔大陳若儀」

一名自稱擁有「輔大陳若儀」稱號的準新娘,透過社群網路批評未來婆家打算舉行流水席婚禮,引起輿論熱議。在第9集疑似是小姑出面爆料,這婚應該結不成之後,有網友在「匿名2公社」表示,「其實目前全台大概8到9成女生都會出現Kelly a的行為,連在貼文底下酸Kelly a的也大多是,她們只是暫時把雙標人格隱藏來。」

柬埔寨被騙7天遭性侵9次 台女驚傳下海拍片「一片799元」

今年八月,台灣人遭詐騙前往柬埔寨慘被性侵或摘器官事件震撼全台。當時一名IG網紅因在當地7天內遭性侵9次的消息曝光後,引發網友同情;未料該名女子本月開始透過經銷販賣「下海拍片」3P影片,讓網友在Dcard大嘆:「難免讓人對於當時的同情,覺得有種多餘的感覺,還是真的只是單純炒人氣?」。

主播怨「俄」羅斯發音被糾正像打嗝 網曝:原譯名根本沒它還超美

台灣新聞主播、中英雙語節目主持人路怡珍,昨(21)日於臉書PO文表示,因最近很常分享烏俄消息,有名以簡體字留言的網友,要求全球串連早安新聞、「浩爾譯世界」的「俄」羅斯念四聲,是不是可以改一下,理由是「不念鵝羅斯二聲『太難聽』」。

考學測驚見史上最強考生 網看「姓名」全跪:榜首位置有人了

110學年度大學學測於1月23日結束,大學入學考試中心也在隔天(24日)公布各科試題及參考解答。幾天後,一張試場名單在社群網站上瘋傳,一位考生的姓名引發眾人遐想,不少網友看了笑翻,直呼「今年榜首有趣了」。

維基百科驚見諸多「台灣世界第一」 網吐嘈:問題也太多

2020年全球在新冠疫情的籠罩下,搞得人心慌慌、一片蕭條,而台灣的防疫成效卻是國際間有目共睹的,經濟成長率也是亞洲四小龍第一。不過有網友上網搜尋了「臺灣世界紀錄」,赫然發現除了防疫和經濟成長外,台灣還有許多的「世界第一」,只不過似乎都非好事,引發眾多網友熱議。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