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大獸醫系正妹養鼠蟻一窩千隻當陪嫁 喊話「不接受就拒婚」

中小學教師荒…這年再遇退休潮 教育部對策曝光

獨/封殺月月做帳!金管會定調:壽險準備金限一次入帳 財報需揭露

比老三台還早! 天主教神父創立「光啟社」成台灣電視的開路先鋒

國畫大師張大千在光啟社作畫。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77/01/12 龍啟文攝影)
國畫大師張大千在光啟社作畫。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77/01/12 龍啟文攝影)

「光啟社」堪稱台灣電視發展的開路先鋒,其歷史甚至早於台灣三家無線電視台的成立。這家由天主教會支持、被譽為「沒有天線的電視台」的機構,自1958年創立以來,對台灣社教與兒童節目的推動貢獻良多。

創辦人卜立輝神父來台傳教時,將部分錄音設備帶入台灣,最初在台中設立「光啟錄音社」。由於錄音所需的演員與資源多集中於台北,卜神父遂將錄音社北遷。恰逢教育部成立僅能覆蓋台北地區的教育電視台,光啟開始製作根據小學自然課本改編的科學節目。1961年,光啟錄音社更名為「財團法人光啟文教視聽節目服務社」,簡稱「光啟社」。

早年台灣唯一一部電視錄放影機便由光啟社持有,節目皆在此錄製後再送至教育電視台播出。1963年,光啟社製作出台灣第一部電視劇《母親》,次年光啟社總社完工啟用。1981年光啟社新大樓落成,擁有地上六層、地下四層的大樓。

光啟社最為人熟知的,是其豐富的教育與兒童節目內容。代表作包括社教節目《天天都是讀書天》、三台聯播科普節目《尖端》、軍事科技節目《新武器大觀》,以及膾炙人口的兒童節目《妙博士》、《爆米花》等。綜藝界大姊大哥級人物,張小燕、孫越、陶大偉等人,年輕時也曾與光啟社合作演出。

然而進入1980、1990年代,有線電視興起,光啟社卻未及時轉型、開設自己的頻道,錯失媒體轉型良機,也使其社會影響力漸漸式微。

教育電視台開播 為空中學制奠基

黃季陸指出五項功效 繼續擴充為空中學校

1963-12-02/聯合報/02版/

【本報訊】教育電視廣播電台,昨(一)日正式開播。教育部長黃季陸說:這是空中學制的建立基礎,使我國教育更邁進一步。

為慶祝教育電視台的成立,黃季陸部長於一日下午四時舉行酒會招待各界,黃部長在酒會中致詞說:為了使戰時不致弦歌中輟,為了減低未來政府的財政負擔,空中學制的建立,是一個有效的,可行的辦法。不過他指出:在原則上,空中學制不是代替現有學校制度,而是對現在不能升入各級學校的青年,予以深造及取得同等學歷的一項補救。

黃部長說:教育電視廣播電台的成立,替空中學制奠立了基礎,它將繼續不斷的擴充,使真正成為一所「空中學校」。

黃部長表示:教育電視台成立後,將可發生下列各項功效:(一)使有志深造者,得有深造的機會;(二)補救學校設備及師資的不足;(三)補救目前學校不能容納大批青年在校受教;(四)緩和因升學競爭而引起的惡性補習;(五)使青年投入生產,可一面就業,一面繼續深造完成學業。

黃部長還說:將來空中學校正式成立後,絕不粗製濫造,低於同級學校的水準。至於學生學歷的檢定,必須經過嚴格的考試及格。

在酒會中,黃部長並頒獎給對籌建這座克難電視台有功人士李熙謀、劉先雲、卜立輝、李恆銊、張松淵、俞祖楨、尹志強、鄧義持及光啟社。

教育電視台目前是一千瓩的發射機,他們向美國新購的二千瓩發射機,年底可運回來。

教育電視台成立後,每天下午七時至九時播送三小時教育節目,包括英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的教學,以及歷史、地理、國語文、公民與道德等科講座,還有教育電影、兒童教育、學生新聞、家庭時間等節目。該台台址在台北市植物園內,為第三頻道。目前在台北市五十公里以內可清晰收看。

【中央社訊】教育部為答謝天主教光啟社在教育電視電台籌備期間鼎力襄助,特於一日該台舉行開播典禮時,特由黃季陸部長頒給「翊教宏文」巨型匾額一方,由光啟社社長劉迺仁神父接受。劉迺仁係天主教耶穌會會士,曾任天津津沽大學校長多年,自四十九年海外歸來後,即主持此間天主教光啟文教視聽節目服務社,經常以新穎科學教材幻燈片,義務供給各教育機構及各級學校使用,並以富有教育意義的廣播劇、電視劇等供應各廣播電台及電視台。

相關新聞

靈車司機嫌車廂味道重罵「好臭沒洗澡?」 半夜驚見1幕嚇瘋

做人要保持敬畏之心,對往生者亦要給予尊重,切勿胡亂說話!馬來西亞有靈車司機分享經歷,指他有次負責運送遺體時,駕駛途中嗅到濃烈的屍臭味,他口不擇言稱:「怎麼這麼臭?活著的時候沒洗澡嗎?」他於當晚回家因為

「真馬版」旋轉木馬!30年前士林夜市騎迷你馬 五圈30元馬不停蹄

迷你馬由於身軀嬌小,外表可愛,深受大人小孩的喜愛,而在1987年的士林夜市,就曾出現了由迷你馬拖動的「旋轉木馬」,五圈要價30元,吸引了許多小孩前去遊玩。而事實上,迷你馬的設施在 80 年代就時常能見到,也成為過去時代的獨特光景。

道教超硬考試!赤腳「登刀梯」通過才能當法師

在台灣南部的道教科儀之中,「登刀梯」常是法師的「武考」項目,或者是道士晉升道長的考驗之一。因為由不鏽鋼刀鋒組成的天梯,刀口銳利,具有相當的危險性,並給旁人視覺震撼,所以每次舉辦「登刀梯」科儀,總會吸引許多人的目光。

苦幹實幹的年代!1950年代軍方推動「克難運動」 催生「克難街」、「克難樂隊」時代詞彙

1950年國軍發起「克難運動」,在各部隊、機關、學校鼓勵發揮雙手萬能的精神,克服困難,從事生產、建設、發明、節約等工作,以克難的方式創造成果。在那個時代,隨之而來誕生「克難英雄」、「克難鋼盔」、「克難樂隊」、「克難號汽油車」、「克難街」等詞彙。

比老三台還早! 天主教神父創立「光啟社」成台灣電視的開路先鋒

「光啟社」堪稱台灣電視發展的開路先鋒,其歷史甚至早於台灣三家無線電視台的成立。這家由天主教會支持、被譽為「沒有天線的電視台」的機構,自1958年創立以來,對台灣社教與兒童節目的推動貢獻良多。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