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柵也曾有「劍湖山」 六億打造曾是全台最大室內遊樂園

劍湖山兒童玩國。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9/12/21 黃慶安攝影)
劍湖山兒童玩國。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9/12/21 黃慶安攝影)

雲林「劍湖山世界主題樂園」是畢業旅行的熱門地點,但你知道嗎?木柵也曾有個「劍湖山兒童玩國」!

位於台北市木柵動物園旁的「劍湖山兒童玩國」,於2000年盛大開幕,斥資高達六億元打造,主打全天候不受天氣影響的遊樂體驗,是當時極為罕見的室內大型遊樂園設計。園區內設施豐富,包括繽紛夢幻的音樂馬車、親子同樂的迷你雲霄飛車、搖擺刺激的炫瘋巴士、上下翻飛的旋轉直升機、迷你熱氣球,甚至還播放貓熊生態影片與可愛卡通。當時不少家長都視這裡為雨天的救星、假日的首選。

然而,隨著經營策略與市場風向的改變,「劍湖山兒童玩國」漸漸淡出人們視線,園區也陸續更名轉型為「路易士室內兒童樂園」與「兒童樂園文山園區」。最初那座被稱作「木柵劍湖山」的夢幻樂園,也終於成為一段留存在記憶裡的歷史片段。

親子夢想樂園

劍湖山兒童玩國

二千餘坪 耗資六億 全國最大兒童遊樂設施開幕囉!

2000-01-01/星報/17版/流行百分百

【記者 曹嘉玲∕台北報導】全國最大的親子樂園「劍湖山世界兒童玩國」在今天誕生。佔地二千多坪,斥資六億,配置多項兒童遊樂設施,打造一處新親子夢想樂園!元旦假期裡最「新鮮」的樂園,可說是今天才開幕的「劍湖山兒童玩國」。位於雲林縣古坑鄉的劍湖山世界,邀集國內外專家學者及工程團隊,歷經五年規劃出外型有如巨型禮物盒的「劍湖山兒童玩國」。十多項自國外進口的新穎遊具,如號稱世界獨一無二的「皇家馬車」,據聞是世界最大的音樂旋轉木馬,三層樓高,半徑約達六公尺,讓每個坐上去的小朋友恍若乘著音樂的翅膀飛上天!另外,充滿科技感的「天幕劇場」頂尖的科技來自拉斯維加斯弧形天幕的製造廠商,專利的L.E.D燈泡式天募硬體設計,48乘36公尺的螢幕面積,一幕幕卡通,童話動畫,星光煙火show,就像變魔術一般在每個人的頭上閃爍!精力旺盛的小朋友,「魔奇蛋糕屋」充滿無限想像的彈性空間,想當泰山,擺盪叢林的樹藤伸手可得;想當攀岩專家,壁立千仞的懸涯就在眼前。肚子餓了,到「漫畫主題餐廳」吧!兒童玩國的主題餐廳以各式漫畫造型的視覺風格做整體設計。供應美式漢堡,可樂等速食,義大利冰淇淋以及「愛之味專賣店」的珍珠圓,甜八寶等。

相關新聞

靈車司機嫌車廂味道重罵「好臭沒洗澡?」 半夜驚見1幕嚇瘋

做人要保持敬畏之心,對往生者亦要給予尊重,切勿胡亂說話!馬來西亞有靈車司機分享經歷,指他有次負責運送遺體時,駕駛途中嗅到濃烈的屍臭味,他口不擇言稱:「怎麼這麼臭?活著的時候沒洗澡嗎?」他於當晚回家因為

「真馬版」旋轉木馬!30年前士林夜市騎迷你馬 五圈30元馬不停蹄

迷你馬由於身軀嬌小,外表可愛,深受大人小孩的喜愛,而在1987年的士林夜市,就曾出現了由迷你馬拖動的「旋轉木馬」,五圈要價30元,吸引了許多小孩前去遊玩。而事實上,迷你馬的設施在 80 年代就時常能見到,也成為過去時代的獨特光景。

道教超硬考試!赤腳「登刀梯」通過才能當法師

在台灣南部的道教科儀之中,「登刀梯」常是法師的「武考」項目,或者是道士晉升道長的考驗之一。因為由不鏽鋼刀鋒組成的天梯,刀口銳利,具有相當的危險性,並給旁人視覺震撼,所以每次舉辦「登刀梯」科儀,總會吸引許多人的目光。

苦幹實幹的年代!1950年代軍方推動「克難運動」 催生「克難街」、「克難樂隊」時代詞彙

1950年國軍發起「克難運動」,在各部隊、機關、學校鼓勵發揮雙手萬能的精神,克服困難,從事生產、建設、發明、節約等工作,以克難的方式創造成果。在那個時代,隨之而來誕生「克難英雄」、「克難鋼盔」、「克難樂隊」、「克難號汽油車」、「克難街」等詞彙。

比老三台還早! 天主教神父創立「光啟社」成台灣電視的開路先鋒

「光啟社」堪稱台灣電視發展的開路先鋒,其歷史甚至早於台灣三家無線電視台的成立。這家由天主教會支持、被譽為「沒有天線的電視台」的機構,自1958年創立以來,對台灣社教與兒童節目的推動貢獻良多。

老台北政商名流最愛「上海浴室」! 師傅搥背捏腳手藝一流

戰後初期在台北市區盛行的「上海浴室」,係由來台的上海商人引進,除了泡熱水澡放鬆身心,還有師傅提供理髮、擦背、剪指甲等高級服務,消費金額遠高於當時一般人去的普通浴室,受到許多外省政商名流喜愛。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