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德基、麥當勞誰較早成「台灣人」?復刻40年前廣告掀熱議

肯德基進軍台灣40年,透過報紙廣告玩起復刻遊戲。 聯合報系資料照
肯德基進軍台灣40年,透過報紙廣告玩起復刻遊戲。 聯合報系資料照
麥當勞或是肯德基,誰比較早成為「台灣人」?最近因為肯德基一篇復刻40年前的聯合報廣告版面,引起廣泛討論;事實上,麥當勞比肯德基早一年進軍台灣,也就是麥當勞「叔叔」比肯德基「爺爺」還要年長一歲。

台灣的肯德基在下月即將年滿40歲,透過報紙廣告玩起復刻遊戲,以1985年4月16日聯合報頭版半版廣告同樣風格,再在聯合報登了半版廣告,更換當年訴求「今天開幕」,改成主打「史上最熱銷商品回歸」。

肯德基40年前在聯合報頭版刊登半版廣告,宣告進軍台灣。 聯合報系資料照
肯德基40年前在聯合報頭版刊登半版廣告,宣告進軍台灣。 聯合報系資料照

台灣的肯德基即將年滿40歲,特別復刻40年前的報紙廣告。 聯合報系資料照
台灣的肯德基即將年滿40歲,特別復刻40年前的報紙廣告。 聯合報系資料照

由於近日廣告並未說明「最熱銷」商品是什麼,也讓懷舊網友猜測,有人說,「吮指嫩雞要回來了嗎」,也有人說,「調味薯條回歸嗎」,其中最多人敲碗的還是「正統比司吉、草莓果醬、葡萄果醬還有蜂蜜」。

台灣第一家肯德基開在西門町的武昌街二段,恰好附近就有麥當勞門市,即便在美國也是如此,肯德基往往緊鄰麥當勞,形成一場「炸雞」、「漢堡」美式速食在台灣的延長賽。

40年前,肯德基的正式開幕日期是4月16日,但提早在4月8日展開試營運,因此這次廣告也主打邀請鐵粉一同「回味精典」,而兩個版本的廣告同樣有著當年的著名用詞「吮指回味樂無窮」。

2004年肯德基以一個「這不是肯德基」的影音創意廣告,造成巨大回響,當年許多電視綜藝節目,也拿這個梗作為搞笑橋段,隔年又以「您真內行」廣告掀引一陣熱潮,而今年為40歲慶生的復刻廣告,也算是另一個成功的案例。

21年前「這不是肯德基」的主打商品,六塊雞桶售價199元,平均每支炸雞33元,現在同樣是六塊雞桶,售價則為368元,也見證到這些年間物價上漲的情況。

肯德基 麥當勞

延伸閱讀

速食超省錢密技! 麥當勞APP、肯德基皆享買一送一 必勝客隱藏代碼爽吃99元套餐

肯德基「蛋撻買1送1」!漢堡王「雙層小華堡」同享優惠

用「2美元」擠下麥當勞、星巴克 路邊飲料攤憑什麼翻身全球餐飲店王

「麥當勞甜心卡」實體卡+數位版怎麼用? 綁定攻略快看

相關新聞

紀寶如5歲半出道大紅大紫!為當童星竟被逼打「抑制生長針」

紀寶如,半世紀前紅遍全台的童星,因長相可愛,7歲便與台視簽約,片酬與成人演員相同。她天賦異稟,5歲半初登場便能完整記住台詞,導演讚譽她為「天才」。但她的人生並未如同演藝事業般順遂,18歲認識余天的弟弟余龍,未婚懷孕生下3個小孩,19歲退出演藝圈,為了撫養小孩甚至酒店當幹部賺錢清償債務。

入選金馬影史百大華語片 吳念真執導處女作《多桑》

吳念真多才多藝,在電影、電視劇、音樂等都有表現,是首位三金(金馬獎、金曲獎、金鐘獎)全滿貫得主,而在他最早時,其實是從小說家出道,並轉往編劇。1993年的電影《多桑》是他的電影處女作,並憑藉該片成為知名的電影導演。

90年代四大天后之首!歌壇東方不敗張清芳

張清芳與林憶蓮、王菲、張惠妹被公認為1990年代最具影響力的「四大天后」,其中張清芳因每年皆有新作品問世,表現最為傑出,又被譽為四大天后之首。由於她的專輯張張大賣,媒體更封她為「東方不敗」。

微風南京的前世今生 從環亞百貨一度被老鼠會鴻源接管

台北市微風南京百貨的前身可追溯至1987年的環亞百貨。當時,環亞百貨是台北市規模最大的百貨之一,但因管理問題與財務危機,營運狀況急遽下滑,負債累累,欠下鉅額房屋稅,甚至發生票據跳票與廠商撤櫃,導致營業額大幅下滑。

1.5億港幣製作《創世紀》 集結一線港星被評為商戰劇的巔峰之作

1999年,TVB耗資1.5億港幣打造的商戰鉅作《創世紀》,憑藉扣人心弦的劇情與豪華卡司,成為當年矚目的電視劇之一。該劇雲集羅嘉良、吳奇隆、古天樂、郭晉安、邵美琪、蔡少芬等一線港星,當年在劇中跑龍套的幾位演員,像林峰、楊怡、劉愷威、馬國明等等,之後也都成為TVB的一哥一姐。總長106集,分為兩部,講述企業家的奮鬥歷程及人性的轉變,被譽為現代商戰版的「春秋戰國」。

「台灣水電工」轟動全台!謎片始祖女星宣宣華麗轉身成醫生娘

2003年網路上一部成人影片「台灣水電工」引發社會轟動,這部由陳伶宣(宣宣)和宋致賢(阿賢)合拍的「台灣水電工」成為台灣本土謎片的代名詞。當時年僅19歲的宣宣和阿賢因此成了台灣最紅的本土AV演員,但宣宣進軍演藝圈未果,在38歲時嫁給大她12歲的肝膽腸科醫師林暘朝,讓宣宣從豔星搖身一變成為醫生娘,同時還擁有名車與豪宅,轉變之大,令人大感意外。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