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最早的故宮在台中!北溝山洞曾珍藏國寶

伊朗國巴勒維十七日在陳誠副總統陪同下,前往台中霧峰北溝故宮博物院參觀,外交部長葉公超〈中左〉、陳誠副總統〈中〉與巴勒維〈中右〉駐足觀古物。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58/05/17  陳明輝攝影)
伊朗國巴勒維十七日在陳誠副總統陪同下,前往台中霧峰北溝故宮博物院參觀,外交部長葉公超〈中左〉、陳誠副總統〈中〉與巴勒維〈中右〉駐足觀古物。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58/05/17 陳明輝攝影)

台灣的故宮博物院除了眾所皆知的台北故宮與嘉義故宮外,最早的故宮其實落腳於台中。台北故宮國寶典藏著數萬件的中華民國的國寶,這些國家寶藏是政府在1948年底和1949年初,分批從南京遷運來台;1949年國民政府與共產黨在徐蚌會戰失利後,決定揀選故宫精品運來台灣,首批700餘箱文物、次批3500餘箱文物與末批1200餘箱文物,陸續運至台灣。

然而,位於台北外雙溪的「國立故宮博物院」是1965年的國父誕辰日才落成啟用,在此之前,這批文物自1949年運抵台灣後,最初第一年暫存於台中糖廠倉庫,為確保文物安全,政府隨後在霧峰北溝興建山邊庫房與防空洞,將文物安置於此長達15年。

來源:聯合報-E2 文化廣場(2009/01/23)
來源:聯合報-E2 文化廣場(2009/01/23)

1950年,霧峰北溝庫房修築完工,全部文物入庫存貯,此時故宮與中博合組聯合管理處,逐件點查運臺文物,並於簡陋環境中保存,進行整理、研究出版,以及興建小型陳列室,開放參觀。

當時位於台中縣霧峰鄉的北溝故宮,是國立故宮博物院發展進程中一重要階段,不但具有承先啟後意義,更是收藏國寶的倉庫,在此的山洞設有陳列室,是各國研究中國古代藝術文物的學者、海內外藝術家與來華訪問的友邦元首們必定到訪的文化重鎮。

霧峰「北溝故宮文物典藏山洞」在921大地震時遭震毀,之後遭銀行拍賣由私人購入,經文史人士奔走,2013年開挖尋獲洞口,因深具歷史文化價值,2014年由市府列為歷史建築。

故宮陳列室落成

我國歷代文物 在台首度展出

分11類達數十萬件 今後每隔月更換一次

1957-03-25/聯合報/02版/

【本報台中24日電】價值連城足可代表我國文物的名貴古物定自廿五日起在霧峰北溝邨舉行展覽,此次展覽之古物共分為十一類皆故宮博物院及中央博物院所藏之精華,為國人所不易看到的古物,由於搬運和保管均不易抗戰勝利後,公開展覽只有三次,第一、二次在南京,第三次在上海,此次為第四次,亦為遷到台灣後的第一次。兩院目前保藏之文物共達數十萬件今後將每隔一月更換一次,各界遊人可經常前往參觀,不會有重複之感,該處決定自二十五日連續開放一星期,自四月四日起每週四、五、六開放。

中央博物院和故宮博物院聯合管理處為便於中外來賓參觀,在亞洲協會之協助下,在霧峰北溝邨新建陳列室一所,二十四日中午十二時,並由理事長王雲五主持此陳列室之竣工及開放典禮,中外來賓羅家倫、王世杰、蔣夢麟、舒威霖、曾約農等一百餘人均應邀參觀,教育部長張其昀並在典禮中致詞。

北溝故宮舊址 地底隧道重見天日

【2014-02-15/聯合報/B2版/大台中綜合新聞】

(記者張弘昌╱霧峰報導)本報半月前報導,地方文史工作者發起搶救霧峰吉峰路北溝故宮舊址,獲中市文化局回響。

昨天提供相關史料的莊靈及2位文化資產審議委員到北溝現勘。挖土機挖出早期曾存放故宮文物的ㄇ字型地底隧道,文化局承諾,在一個月內會進行文化資產審議。

霧峰區北溝故宮舊址上月勘查時已被埋入泥地下,連兩處出入洞口都被土方堵住,地方文史工作者呼籲搶救。

這是故宮文物從中國大陸撤運來台,暫藏文物達15年的地底防空隧道。中市文化資產管理中心得知,聯絡施工整地中的地主,昨並現場會勘,經溝通協調,地主同意徵調挖土機開挖,下午陸續挖開原防空隧道2處出入口,工人進入隧道內查看,除地面淤積泥巴,隧道結構保存仍完整。

莊靈表示,故宮文物隨政府撤遷到台灣,先運到台中後火車站台糖倉庫存放一年,民國39年暫搬到霧峰北溝,存放到民國54年。15年後台北故宮博物院興建完成,這批文物才搬離霧峰。當時除了怕潮濕的文件類文物,大部分珍貴文物都儲放霧峰北溝,這處隧道具有保存價值。

文化資產審議委員劉益昌表示,北溝現址儲藏過故宮文物,反映當時動盪的歷史背景,具特殊歷史意義。方怡仁委員也肯定歷史意義與保存價值,建議進行文化資產審議。

延伸閱讀

故宮國寶首度漂洋去澎湖!肉形石等15件文物5月現身澎湖生活博物館

故宮國寶出遊去 5月首次跨海澎湖展出

「肉形石」等15件故宮文物首跨海 國寶聚澎湖特展曝光

美中打擊文物非法販運 41件藝術品返還中國

相關新聞

入選金馬影史百大華語片 吳念真執導處女作《多桑》

吳念真多才多藝,在電影、電視劇、音樂等都有表現,是首位三金(金馬獎、金曲獎、金鐘獎)全滿貫得主,而在他最早時,其實是從小說家出道,並轉往編劇。1993年的電影《多桑》是他的電影處女作,並憑藉該片成為知名的電影導演。

90年代四大天后之首!歌壇東方不敗張清芳

張清芳與林憶蓮、王菲、張惠妹被公認為1990年代最具影響力的「四大天后」,其中張清芳因每年皆有新作品問世,表現最為傑出,又被譽為四大天后之首。由於她的專輯張張大賣,媒體更封她為「東方不敗」。

微風南京的前世今生 從環亞百貨一度被老鼠會鴻源接管

台北市微風南京百貨的前身可追溯至1987年的環亞百貨。當時,環亞百貨是台北市規模最大的百貨之一,但因管理問題與財務危機,營運狀況急遽下滑,負債累累,欠下鉅額房屋稅,甚至發生票據跳票與廠商撤櫃,導致營業額大幅下滑。

1.5億港幣製作《創世紀》 集結一線港星被評為商戰劇的巔峰之作

1999年,TVB耗資1.5億港幣打造的商戰鉅作《創世紀》,憑藉扣人心弦的劇情與豪華卡司,成為當年矚目的電視劇之一。該劇雲集羅嘉良、吳奇隆、古天樂、郭晉安、邵美琪、蔡少芬等一線港星,當年在劇中跑龍套的幾位演員,像林峰、楊怡、劉愷威、馬國明等等,之後也都成為TVB的一哥一姐。總長106集,分為兩部,講述企業家的奮鬥歷程及人性的轉變,被譽為現代商戰版的「春秋戰國」。

「台灣水電工」轟動全台!謎片始祖女星宣宣華麗轉身成醫生娘

2003年網路上一部成人影片「台灣水電工」引發社會轟動,這部由陳伶宣(宣宣)和宋致賢(阿賢)合拍的「台灣水電工」成為台灣本土謎片的代名詞。當時年僅19歲的宣宣和阿賢因此成了台灣最紅的本土AV演員,但宣宣進軍演藝圈未果,在38歲時嫁給大她12歲的肝膽腸科醫師林暘朝,讓宣宣從豔星搖身一變成為醫生娘,同時還擁有名車與豪宅,轉變之大,令人大感意外。

台灣腳底按摩之父原來是外國人!「吳神父腳底按摩」遍布全台還紅到國外

在台灣隨處見到「吳神父腳底按摩」招牌的店家,很多民眾不知道,這位吳若石神父其實是瑞士人,本名為Josef Eugster Johann。他長年派駐在台東長濱的天主堂,被當地原住民暱稱為「Kacaw」,意指「長濱之子」。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