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下山聽見詭異女聲…突遇神秘翁喊「等你很久」 眾人齊推測:祂來保護你

烘爐地坐落中和南勢角山上,是北台灣求財最旺的土地公廟,夜間更是賞夜景秘境。 圖/新北民政局提供
烘爐地坐落中和南勢角山上,是北台灣求財最旺的土地公廟,夜間更是賞夜景秘境。 圖/新北民政局提供

神明現身?一名網友在Dcard分享自己曾經在烘爐地遇到的靈異事件。幾年前因為飼養昆蟲上山採集,傍晚回程天色逐漸轉黑,雖然覺得「陰陰的」但也沒多想,然而在入口卻疑似遇上女鬼,緊接著又出現了一位老翁牽著一條狗表示「等他很久」。不少網友看完故事後大膽推測,或許老翁就是土地公本尊!

烘爐地南山福德宮以土地公求財靈驗聞名,原PO透露三、四年前忘記帶護身符就上山,返程時步道漸漸轉黑,「沿路是真的覺得這個地方陰陰的」。快到登山口時,原PO聽到右邊樹林入口前的空地,有女生在講話,因為有點遠只聽得到窸窸窣窣的聲音,以為是提早走下來的登山客在聊天,然而走到登山口沒有任何人影,只有自己的機車在現場,突然心中冒出一句「走了喔,這麼快」。

這時一位老翁牽著狗走上來,一見面就對他喊「你終於下來了喔,我等你很久了」,表示因為時間不早擔心他,並補充說疫情期間很多人到山上丟棄寵物,也有人到山上尋短。離開前,原PO順口問老翁「你剛剛在我下來之前有跟女生在這邊聊天喔」,對方卻表示從頭到尾這附近都沒有人,意識到情況後,老翁提醒「不用問,不用講出來,你知道了就好」。這句話讓他瞬間背脊發涼,從此去山區都絕對帶著護身符。

貼文下不少網友推測老翁的身分,「這個阿北會不會是土地公」、「土地公沒有錯,通常都會現身解救可能會觸險的人,裝扮成老人家的形象」、「如果真的是遇到土地公,代表祂在保護你,你很幸運唷」,也有人安慰「可是在山上有時候聽到的聲音都會反射耶,不一定是恐怖的東西啦」。

☛此為民俗說法,不代表本新聞網立場,切勿過度迷信。

土地公 靈異

延伸閱讀

說好吃鍋…曖昧女多約1好友 他不想請客被當壞人:我價值觀錯了?

白費好心?旅伴蹭免稅不成反酸「獨吞信用卡回饋」 她傻眼:才3%

刀子嘴豆腐心!人超暖卻嘴硬Top3星座…第一名邊碎念邊出手幫忙

結婚就靠心動瞬間?她1句話「好婆」融化男友 過來人勸冷靜:聽到麻痺

相關新聞

90年代四大天后之首!歌壇東方不敗張清芳

張清芳與林憶蓮、王菲、張惠妹被公認為1990年代最具影響力的「四大天后」,其中張清芳因每年皆有新作品問世,表現最為傑出,又被譽為四大天后之首。由於她的專輯張張大賣,媒體更封她為「東方不敗」。

微風南京的前世今生 從環亞百貨一度被老鼠會鴻源接管

台北市微風南京百貨的前身可追溯至1987年的環亞百貨。當時,環亞百貨是台北市規模最大的百貨之一,但因管理問題與財務危機,營運狀況急遽下滑,負債累累,欠下鉅額房屋稅,甚至發生票據跳票與廠商撤櫃,導致營業額大幅下滑。

1.5億港幣製作《創世紀》 集結一線港星被評為商戰劇的巔峰之作

1999年,TVB耗資1.5億港幣打造的商戰鉅作《創世紀》,憑藉扣人心弦的劇情與豪華卡司,成為當年矚目的電視劇之一。該劇雲集羅嘉良、吳奇隆、古天樂、郭晉安、邵美琪、蔡少芬等一線港星,當年在劇中跑龍套的幾位演員,像林峰、楊怡、劉愷威、馬國明等等,之後也都成為TVB的一哥一姐。總長106集,分為兩部,講述企業家的奮鬥歷程及人性的轉變,被譽為現代商戰版的「春秋戰國」。

「台灣水電工」轟動全台!謎片始祖女星宣宣華麗轉身成醫生娘

2003年網路上一部成人影片「台灣水電工」引發社會轟動,這部由陳伶宣(宣宣)和宋致賢(阿賢)合拍的「台灣水電工」成為台灣本土謎片的代名詞。當時年僅19歲的宣宣和阿賢因此成了台灣最紅的本土AV演員,但宣宣進軍演藝圈未果,在38歲時嫁給大她12歲的肝膽腸科醫師林暘朝,讓宣宣從豔星搖身一變成為醫生娘,同時還擁有名車與豪宅,轉變之大,令人大感意外。

台灣腳底按摩之父原來是外國人!「吳神父腳底按摩」遍布全台還紅到國外

在台灣隨處見到「吳神父腳底按摩」招牌的店家,很多民眾不知道,這位吳若石神父其實是瑞士人,本名為Josef Eugster Johann。他長年派駐在台東長濱的天主堂,被當地原住民暱稱為「Kacaw」,意指「長濱之子」。

1975年小說「拒絕聯考的小子」大賣 同名電影也叫座!

1975年出版的小說「拒絕聯考的小子」,讓在聯考制度下的許多苦悶年輕人感到共鳴,隨即在台灣造成轟動,熱銷數十萬本。1979年翻拍成同名電影,與原著一樣叫好又叫座,還捧紅女主角彭雪芬。她後來嫁給吳東亮,成為台新金控董娘。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