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黃麟凱槍決伏法…37死囚他被選中 法務部曝「關鍵理由」

苗栗三灣7.7度!18縣市低溫特報 白天漸暖、明晨再探10度以下

林志穎電話號碼外流?7年級粉憶幸福往事:本人自報姓名、溫柔說再見

林志穎。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林志穎。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不老男神」林志穎年紀已邁入50大關,風采魅力不減當年,有粉絲回憶起當年「小旋風」正當紅,卻能直接打電話給他,聽他說說自己最近的行程,最後再溫柔道再見,雖然不確定是否是本人的聲音,還是獲得了短暫的幸福。發文釣出內行粉絲,證實「是他本人沒錯」。

不少人追星都會期待得到「飯撒(fan service)」,即粉絲福利,不管是一個笑容、眨眼,只要有回應就能開心整天。有網友想起過去7年級追星人的都市傳說,笑問是否有人打過林志穎家中的電話,當時很喜歡他,只要想到就會偷打長途電話給他,聽他招呼「你好~我是林志穎」,然後說說近況,即使是電話錄音還是好開心,但不知道這是不是本人錄音。

文章釣出不少粉絲排隊認領,「我的天~真打過,還祝他當兵快樂順風。在那年代這樣滿足歌迷心靈也是很人性化的操作」、「打過+1」、「我75年次,有打過」、「有喔真的有他的錄音專線!小時候覺得接通後聽到他講話給我聽真是第一開心的事」、「打過+1,還跟弟弟輪流打,結果被外婆罵」、「我有打過,而且好像不只林志穎有的樣子」、「有欸,我打過,是林志穎的語音錄音,然後我還偷偷留言」。

有骨灰級粉絲分享電話號碼由來,指出確實是他家電話,只是曝光後改成電話答錄機自動播放錄音,「噗。6年級尾段班的骨灰粉浮上來一下。國中時傳聞得知的,那確實是他家的電話,被外流後因為被fans打爆,所以改成自動電話答錄機,大部分是他自己的錄音,還曾聽過林爸爸錄的……」、「那個電話是林志穎以前畢業記念冊後面留的家裡電話啦」、「林志穎有公布答錄機電話號碼,歌迷都知道,他回家會聽,或是他爸會幫他聽,這個以前就講過,已經不是秘密」。

林志穎 粉絲 語音 都市傳說

延伸閱讀

台版車銀優是他!建中學霸拿金牌不比了 闖韓出道帥爆

林志穎開箱「大巨蛋包廂」 觀賞12強賽問:這裡接得到球嗎

訂餐廳只能搬出「林志穎」!她憂以後怎麼辦?內行人曝1招:可以用很久

相關新聞

台灣車壇長青樹「川崎125 」耐操耐磨半世紀

1970至1980年代,「野狼125」成為台灣年輕人追求的時尚指標,但比它更早登場的「川崎125(Kawasaki 125)」在台灣暢行超過半世紀。這款機車自民國53年(1964年)上市至今,仍擁有一票的死忠追隨著,是台灣機車史上的經典之作之一。

消失的聯考科目「三民主義」考題翻出 你還能答得出來嗎?

過去每年七月,不只是「聯考季」,更是「烤季」,考場裡的考生全力以赴,考場外的家長也陪著緊張與忍受高溫煎熬,成為聯考時代的經典記憶。在當年的聯考科目中,有一門課是現代的年輕人幾乎無法想像的——三民主義。在戒嚴的年代裡,學生必須學習國父孫中山提出的政治理論,三民主義的三民指的是「民權、民生、民族」,該科曾經是聯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有學生都得花上無數的時間死記硬背,直到2006年正式廢除「三民主義」考科。

與王祖賢齊名!「鬼后」王小鳳演《殭屍先生》人鬼戀成經典

1980年香港吹起一股鬼片與殭屍熱潮,連帶捧紅二位女星,一位是最美的女鬼,永遠的聶小倩王祖賢,另一位則是鬼后王小鳳。事實上,王小鳳是模特兒出身,因扮鬼而成為當年最炙手可熱的女星,特別是在電影《殭屍先生》中飾演小玉一角,與錢小豪上演人鬼戀,成為影迷心中的經典形象。

他懷念以前「便當只要50元」 內行人曝:1便當現在仍80元

現在萬物齊漲,唯有薪水不漲。日前有位網友表示,很懷念以前一個排骨便當只要50元,一碗滷肉飯只要20元的時代。不過有網友回應推薦「台鐵便當現在還是80元」。

打破禁忌話題的一本書! 《金賽性學報告》還一度成為熱門結婚禮物

1992年,一向以正派形象著稱,並在家庭與校園中扮演生活心理輔導角色的《張老師月刊》,發行了《金賽性學報告》中文版。這部性學經典將性話題從報刊的邊緣版面和書店的隱蔽角落帶入主流的展示空間。出版後短短幾個月內,銷量便突破十萬冊,由此可見過去不便公然談論的「性」話題,其實檯面下對這件事的關心程度,真可謂「強強滾」。

台灣廟有個荷蘭神! 「八寶公主廟」的由來與傳說

墾丁大灣海灘附近,有間小小的萬應公廟,供奉著萬應公、土地公以及「八寶宮」。八寶宮內的神像,據地方傳說,是來自荷蘭的公主。女神像身披彩衣、腳踩蓮花,背後懸掛著一幅濃豔色彩的西方女子油畫,畫像兩側則配有一副對聯。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