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場面令人鼻酸...小年夜前夕喪父 林葉亭悲痛哭喊「爸爸可以回家了」

電動車起火不到幾秒鐘爆炸 陸網:三元鋰電池「等同不給逃生機會」

畢業紀念冊竟成「前任回憶錄」 網友笑瘋:結婚包進紅包內送給新人

畢業紀念冊是學生時代專門留下回憶的相片集,讓自己在長大成人後,還能回憶起求學時期的幸福時光。示意圖/ingimage
畢業紀念冊是學生時代專門留下回憶的相片集,讓自己在長大成人後,還能回憶起求學時期的幸福時光。示意圖/ingimage

畢業紀念冊是學生時代專門留下回憶的相片集,許多人在編輯時會挑選與朋友、師長的合照,讓自己在長大成人後,還能回憶起學生時期的幸福時光,不過有網友在畢冊放了與年少伴侶的合照,再次翻閱時無奈透露:「超後悔」。

一名網友在Threads上發布了一則影片,只見畫面中有本被翻閱的畢業紀念冊,且每一位同學旁邊都有與當時伴侶的合照,他無奈透露:「高中最後悔的就是提議要把和女朋友的合照放上去,裡面的情侶中我們是在一起最久的,但畢業後也是最快分手的」。

畫面曝光後也掀起網友們的回憶,許多人留言直呼「超好笑」、「青春到很可愛 」、「把畢業照當婚紗照在拍」、「超好笑怎麼可以戀愛腦成這樣」,也有人替自己鬆了一口氣,「還好當初沒買(畢冊),這是我做過最正確的決定」、「還好高中前都沒交男友」、「以後少翻紀念冊哈哈哈」。

甚至有網友產生了邪惡的念頭,表示這種畢冊能夠在未來發揮用處,「結婚當天可以拿出來鞭屍」、「未來結婚,同學會不會剪下來包在紅包裡」、「大家看回憶的時候又可以笑一下了」、「沒關係,你保留電話,20年後再打給她試試」、「這本應該會被封存一輩子⋯」。

另外,有少部分網友也大方分享出自己當時的畢業紀念冊,「高中至今在一起八年,那時學校沒有放合照概念、是放一起,倒是全班最愛閃的」、「我跟高中班對分手後,也決定要放一張合照在畢業紀念冊 紀念我們青春中共同相伴的一段珍貴回憶」。

情侶 畢業紀念冊

延伸閱讀

12強賽/中華隊投手黃恩賜雙喜臨門娶美嬌娘 婚紗照曝光

兒子周歲宴「撞期」小叔婚宴!婆家無人到場…媳暴怒:看不起人?

「馬麻我的飯呢!」橘貓委屈看同伴爽吃 虐貓真相反轉網笑瘋:腦子不夠用

婚宴紅包驚見400元…她傻眼「超難看」 原因曝光網不挺:新郎才沒禮貌

相關新聞

為什麼客運越來越少人搭? 國道客運撐不住漸漸消失中

曾經,客運是台灣人生活中的重要交通工具,無論是上班族通勤、學生返鄉,還是全家出遊,客運都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大大小小的客運站熱鬧非凡,人來人往,各式車輛穿梭在城市與鄉村之間。然而,如今的客運業光景早已大不如前。搭客運的人越來越少,車站也變得冷清,甚至許多老牌客運公司相繼走入歷史。這背後究竟發生了什麼變化?讓我們一起來了解。

春節「四大天王」回來了!一票網友驚呼:終於知道它們的名字

農曆春節9天年假開始,不少人都會在家看電視、吃零食。對此,有臉書粉專分享「春節零食四大天王」,直言「即將面臨,來自客廳桌上的恐懼」。貼文一出後,引起廣大網友熱議。

回顧講方言會被罰錢的年代 1958年政府推行「說國語運動」

二戰台灣光復後,當時國民政府為了讓台灣民眾,從常用的日語轉為北京話,1946年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在教育部支持下,成立「台灣省國語推行委員會」,展開大規模的語言改革運動。老一輩人一定有印象,過去政府推行「說國語運動」,要求學生必須說國語,甚至以戴牌子的校規處分。

除夕圍爐輕鬆上菜! 2002年超商「年菜外賣」引領過年新風潮

對於小家庭與單身族群而言,若想打造圍爐盛宴,但又因為「零廚藝」而難以自行準備年菜,「年菜外賣」便成為他們最佳的選擇。目前,台灣整體的年菜外賣市場持續擴大,而這股趨勢其實並非近年才出現。早在2002年,便利超商便開始與中央廚房加工廠合作,搭配預購、宅配的銷售方式,推出「年菜外賣」的便捷服務,這不僅節省了大量準備時間,也引領了食品市場的新趨勢。

「沖太白粉」年輕人覺得新奇! 古早味甜點暖身又美味

提起「太白粉甜湯」,許多長輩總會勾起對古早味的記憶。這道由太白粉、熱水和糖簡單組成的甜湯,曾經是許多人心目中的夢幻甜點。然而,隨著時代變遷和飲食文化的多樣化,這類傳統小吃逐漸式微,許多年輕人甚至未曾聽聞,更遑論品嚐。

跟宮廟借發財金600元 他還金帶千元鈔問:可否找400元?

春節將近,很多信眾會前往宮廟祈求新的一年萬事如意,也有人會去還願、還發財金。日前有位信眾發文表示,他去年跟宮廟借了發財金600元,今年去還金時,問櫃檯說「我只有一千,可以找400元給我嗎?」對此,網友曝不同做法,有人認為應該多添一點,添到800元,也有人認為就還原本的錢即可。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