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黃仁勳到了!下午1時降落台中機場 粉絲驚喜包圍合照

台積電法說、黃仁勳來台 台股勁揚510點收23,025點、台積電漲40元

蘋果2025年都有驚喜!20多款新品搶先看 這台iPhone、AirTag 2超期待

時代的眼淚!老牌速食店海外紅過麥當勞 「全台剩1家」原因曝

儂特利是許多人的青春回憶。聯合報系資料照
儂特利是許多人的青春回憶。聯合報系資料照

台灣速食產業競爭激烈,除了麥當勞、肯德基深受大家喜愛,過去日本品牌「儂特利」,在日本、南韓都拓展許多家分店,在越南的開店數甚至超越麥當勞,然而全台只剩下一家位於台北市的仁愛店,讓網友感嘆是「時代的眼淚」。

該名網友在Threads上發文,「大家還記得時代的眼淚儂特利嗎?我小時候台灣有耶,最記得的是薯塊(小小圓柱狀的),日本依然還有,溫蒂漢堡也是日本還有」,原po感嘆「我們以前學校也會早上賣儂特利餐券,中午餐點送到學校」。

文章曝光,掀起不少人的回憶,「我記得小學福利社中午賣的便當還有濃特利的」、「小時候吃過,我也是對他們的薯塊印象深刻,因為那時候麥當勞還沒有薯餅這種東西」、「它有賣雞塊!我也好喜歡」。

有網友分享,「前幾年有在士林復出過,可是好像生意不太好,後來又收掉了。去日本都會找機會去吃早餐」、「前陣子士林有重新開一家儂特利,但是後來也是收掉了,我個人是覺得它選的地方不對,再來就是這個品牌離開台灣市場太久,很多人都對它們沒有印象了,再來就是都沒有任何廣告」。

也有網友透露其他海外分店的狀況,「越南還有,麥當勞開了幾年就倒閉了,但這家依然健在」、「日本部分店舖還有供應啤酒/沙瓦/Highball,覺得很方便」、「前兩天看過韓國的lotteria,進化到全店沒有一個員工,全部都是機器取代了,連取餐什麼都是」。

據了解,儂特利最初由韓裔日本人辛格浩於1972年,在日本東京成立了LOTTERIA,儂特利名稱源於其創辦公司樂天集團,由Lotte與Cafetería合成的Lotteria,不過樂天集團已在2023年2月,將LOTTERIA所有股份售予食其家(SUKIYA)母公司Zensho集團。

速食

延伸閱讀

台灣沒特別貴!麥當勞厚鬆餅堡口感和日本一樣嗎?粉絲曝「實際差異」

公婆愛吃軟飯!媳婦替兩老煮爛卻被嫌「虐待老公」 心酸:想孝順很難

別當最後一位客人!她目睹工讀生給客人吃「加料餐」網提一建議排除隱患

鵝母是什麼?他買下酒菜見這道竟無人知曉 內行人曝正解

相關新聞

台灣車壇長青樹「川崎125 」耐操耐磨半世紀

1970至1980年代,「野狼125」成為台灣年輕人追求的時尚指標,但比它更早登場的「川崎125(Kawasaki 125)」在台灣暢行超過半世紀。這款機車自民國53年(1964年)上市至今,仍擁有一票的死忠追隨著,是台灣機車史上的經典之作之一。

消失的聯考科目「三民主義」考題翻出 你還能答得出來嗎?

過去每年七月,不只是「聯考季」,更是「烤季」,考場裡的考生全力以赴,考場外的家長也陪著緊張與忍受高溫煎熬,成為聯考時代的經典記憶。在當年的聯考科目中,有一門課是現代的年輕人幾乎無法想像的——三民主義。在戒嚴的年代裡,學生必須學習國父孫中山提出的政治理論,三民主義的三民指的是「民權、民生、民族」,該科曾經是聯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有學生都得花上無數的時間死記硬背,直到2006年正式廢除「三民主義」考科。

與王祖賢齊名!「鬼后」王小鳳演《殭屍先生》人鬼戀成經典

1980年香港吹起一股鬼片與殭屍熱潮,連帶捧紅二位女星,一位是最美的女鬼,永遠的聶小倩王祖賢,另一位則是鬼后王小鳳。事實上,王小鳳是模特兒出身,因扮鬼而成為當年最炙手可熱的女星,特別是在電影《殭屍先生》中飾演小玉一角,與錢小豪上演人鬼戀,成為影迷心中的經典形象。

他懷念以前「便當只要50元」 內行人曝:1便當現在仍80元

現在萬物齊漲,唯有薪水不漲。日前有位網友表示,很懷念以前一個排骨便當只要50元,一碗滷肉飯只要20元的時代。不過有網友回應推薦「台鐵便當現在還是80元」。

打破禁忌話題的一本書! 《金賽性學報告》還一度成為熱門結婚禮物

1992年,一向以正派形象著稱,並在家庭與校園中扮演生活心理輔導角色的《張老師月刊》,發行了《金賽性學報告》中文版。這部性學經典將性話題從報刊的邊緣版面和書店的隱蔽角落帶入主流的展示空間。出版後短短幾個月內,銷量便突破十萬冊,由此可見過去不便公然談論的「性」話題,其實檯面下對這件事的關心程度,真可謂「強強滾」。

台灣廟有個荷蘭神! 「八寶公主廟」的由來與傳說

墾丁大灣海灘附近,有間小小的萬應公廟,供奉著萬應公、土地公以及「八寶宮」。八寶宮內的神像,據地方傳說,是來自荷蘭的公主。女神像身披彩衣、腳踩蓮花,背後懸掛著一幅濃豔色彩的西方女子油畫,畫像兩側則配有一副對聯。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