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室哲哉欽點台灣唯一弟子「林榆涵」 12歲出道原本前途無量卻難以延續

黃子佼(左)「PLAY唱片走廊」正式開幕。圖為Ring林榆涵(右)。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8/06/28 李府翰攝影)
黃子佼(左)「PLAY唱片走廊」正式開幕。圖為Ring林榆涵(右)。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8/06/28 李府翰攝影)

小室哲哉在1990年代打造的「小室家族」,在日本樂壇曾雄踞一方,捧紅過安室奈美惠、鈴木亞美等天后級歌手。1997年,他來台灣尋找明日之星,並從眾多參選者中選中了12歲的林榆涵,為她取藝名「Ring」,正式推上演藝舞台。

 【同場加映】
 小室哲哉跌入谷底前 率旗下藝人舉辦台灣演唱會引發熱潮
 「哈日族」最熟悉的他們! 90年代「小室家族」席捲全亞洲

☞點我追蹤更多有趣的懷舊時光☜

1997年,日本「小室家族」與台灣TVBS合作,推出選拔新秀的「小室魔力─TK NEWS」節目,當時林榆涵以清秀外型和清亮歌聲備受矚目,小室哲哉選中了她,並成為唯一台灣弟子。

林榆涵在1998年推出首支單曲《Process》,掀起一陣風潮。然而,1999年小室哲哉的事業逐漸走向低潮,開始結束與許多日本以外藝人的合作,2000年林榆涵也解約,後來林榆涵曾試圖回到演藝圈,但幾次亮相未能引起廣大迴響,最終未能持續她的演藝生涯。

★加入 報時光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經典好文即時看!

小室哲哉欽點 鹿港國中生脫穎

林榆涵入「室」 將發行單曲

1997-11-09/聯合報/26版/影視廣場

【記者江聰明/台北報導】為小室哲哉挖掘新秀的TVBS─G節目「小室魔力」選秀會,經由二千多位酷哥辣妹四個多月的激烈競爭後,國內第一位獲小室哲哉當面考驗過關成為小室家族一員已出爐,是來自鹿港的十二歲國中女生林榆涵,她將在十二月間出個人單曲專輯。自今年六月十四日「小室魔力」舉辦第一場小室選秀會以來,已吸引二千多位酷哥辣妹報名角逐,經過一番激烈角逐,三位入選到洛杉磯,由小室哲哉親自再考驗,其中以林榆涵的表現最為突出,將接受一連串嚴格的訓練,包括赴日就學。林榆涵是個來自鹿港小鎮的國中生,曾獲得多次歌唱比賽冠軍,林榆涵如願的成為小室家族一員並將成為小室力棒的新秀,她回憶在美國洛杉磯見小室哲哉的心情,她說,當她看到自己偶像時,僅能用事前學會的幾句英語問候,她還特別帶了一盒鹿港名產鳳眼糕送給小室,小室哲哉卻誤以為是燒賣,這次經驗讓她高興得說個沒完。

相關新聞

消失的聯考科目「三民主義」考題翻出 你還能答得出來嗎?

過去每年七月,不只是「聯考季」,更是「烤季」,考場裡的考生全力以赴,考場外的家長也陪著緊張與忍受高溫煎熬,成為聯考時代的經典記憶。在當年的聯考科目中,有一門課是現代的年輕人幾乎無法想像的——三民主義。在戒嚴的年代裡,學生必須學習國父孫中山提出的政治理論,三民主義的三民指的是「民權、民生、民族」,該科曾經是聯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有學生都得花上無數的時間死記硬背,直到2006年正式廢除「三民主義」考科。

與王祖賢齊名!「鬼后」王小鳳演《殭屍先生》人鬼戀成經典

1980年香港吹起一股鬼片與殭屍熱潮,連帶捧紅二位女星,一位是最美的女鬼,永遠的聶小倩王祖賢,另一位則是鬼后王小鳳。事實上,王小鳳是模特兒出身,因扮鬼而成為當年最炙手可熱的女星,特別是在電影《殭屍先生》中飾演小玉一角,與錢小豪上演人鬼戀,成為影迷心中的經典形象。

他懷念以前「便當只要50元」 內行人曝:1便當現在仍80元

現在萬物齊漲,唯有薪水不漲。日前有位網友表示,很懷念以前一個排骨便當只要50元,一碗滷肉飯只要20元的時代。不過有網友回應推薦「台鐵便當現在還是80元」。

打破禁忌話題的一本書! 《金賽性學報告》還一度成為熱門結婚禮物

1992年,一向以正派形象著稱,並在家庭與校園中扮演生活心理輔導角色的《張老師月刊》,發行了《金賽性學報告》中文版。這部性學經典將性話題從報刊的邊緣版面和書店的隱蔽角落帶入主流的展示空間。出版後短短幾個月內,銷量便突破十萬冊,由此可見過去不便公然談論的「性」話題,其實檯面下對這件事的關心程度,真可謂「強強滾」。

台灣廟有個荷蘭神! 「八寶公主廟」的由來與傳說

墾丁大灣海灘附近,有間小小的萬應公廟,供奉著萬應公、土地公以及「八寶宮」。八寶宮內的神像,據地方傳說,是來自荷蘭的公主。女神像身披彩衣、腳踩蓮花,背後懸掛著一幅濃豔色彩的西方女子油畫,畫像兩側則配有一副對聯。

全台冷颼颼!插畫家憶「阿嬤總會說這句話」 上萬網友爆共鳴

強烈大陸冷氣團來襲,台灣持續發布低溫特報。對此,插畫家「消極男子」也分享,小時候天氣冷,阿嬤總會說「不要洗澡,洗手洗腳就好」。貼文一出後,引起廣大網友熱議。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