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養拉不拉多犬熱潮!經典催淚萌寵電影《再見了,可魯》

再見了可魯首映,林嘉綺、陳思璇、陳建州、與路嘉怡等與導盲犬合影。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04/11/11  陳瑞源攝影)
再見了可魯首映,林嘉綺、陳思璇、陳建州、與路嘉怡等與導盲犬合影。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04/11/11 陳瑞源攝影)

2004年改編真實事件的感人電影《再見了,可魯》,描述一隻拉不拉多導盲犬可魯平凡卻瑰麗的一生,溫馨又勵志的故事,使得電影紅遍日、台,衝破23億日幣日本票房,台灣亦高達7千萬台幣,光台北市就破4千萬的好票房,電影的熱度因此讓發行此片的獨立片商,一夕間變成電影圈的「大戶」。

 【同場加映】
 人人心中都有隻吉利 喚醒童年的溫馨喜劇
 加、減、乘、除都會! 1961年的狗明星小咪

☞點我追蹤更多有趣的懷舊時光☜

該片描述可魯出生沒多久,便被送至寄養家庭裡,1歲大時,可魯被送往導盲犬訓練中心。聰明又有耐性的可魯通過了訓練中心各項考驗,成為一隻優秀的導盲犬,可是,他的新主人居然是頑固的渡邊先生,經過長時間的相處,渡邊先生被可魯無私的愛打動了,但好景不常,可魯面臨與主人渡邊分離命運。

在電影中,可愛溫順的拉不拉多犬,讓許多觀眾心動,使得國內當時掀起一股拉不拉多犬熱,進而帶動國內對導盲犬培育及盲人福利的重視。衛視電影台不久買下了《再見了,可魯》的有線電視版權,並推出國語版、一共7集的可魯連續劇《導盲犬可魯的一生》。

然而,電影也使得國內寵物狗市場過熱,台灣人一窩蜂繁殖和飼養拉不拉多犬,但牠們容易發生「遺傳性犬髖關節形成不良症」,飼主不做篩檢,會讓疾病一代代傳給新生小狗。同樣寵物電影風潮也曾出現在《101忠狗》上映之後,大麥町犬開始風行,而《貓狗大戰》及電視廣告則引發飼養米格魯的熱潮,但在風潮過後,有些飼主會棄養犬隻,帶來更多問題。

再見了,可魯 真情感人

導盲犬感動日本175萬顆心

2004-11-02/聯合報/D5版/星空捷運站

【記者葛大維╱台北報導】

日片「再見了,可魯」以導盲犬為背景,但該片的主角其實不是狗,而是「人類最好的朋友」。

「再見了,可魯」在日本締造23億日圓(折合新台幣約7億2,000萬元)的票房,感動超過175萬位觀眾,本報與台灣發行的前景娛樂公司合辦特映,讓讀者先睹為快。

影片以幾乎寫實紀錄的手法,描述「可魯」的一生;「可魯」是狗狗,卻比許多人更善良、有人性。牠出生不久就離開母親,被一對夫妻收養,後來與主人分離,被訓練成導盲犬,與訓練師、失明男子和他的家人培養出真摯醇厚的感情,當牠年邁,走完盡責的一生,所有遇到「可魯」的人,都記得牠那雙散發溫暖光芒的大眼睛。

「再見了,可魯」的主題不是導盲,而是友誼。「可魯」的一生很簡單,和每個人相聚或分離,牠都珍惜,都盡心盡力守護與陪伴對方,雖然不會說話,但那種心靈的交流最令人感動。

導演崔洋一在「再見了,可魯」中誠懇表達人性的關懷,演員包括和金城武合演「不夜城」的椎名桔平,和廣末涼子合演「秘密」的小林薰,以「暖」獲得去年東京影帝的香川照之,男主角「可魯」,更是人見人愛,非常搶鏡。

可魯退燒?

遭遺棄 黃金獵犬餓倒路邊

名犬落難! 別亂丟 可送流浪動物之家

2005-06-10/聯合報/C2版/台南市新聞

【記者林偉民╱台南報導】繼日前發現被遺棄的古代牧羊犬之後,這兩天又接連發現被棄養的黃金獵犬和英國獵犬,台南市動物防疫所日前也曾抓到被棄養的拉不拉多犬,世界關懷流浪動物聯盟駐台代表陳正育懷疑是之前電影「再見了!可魯」造成一窩蜂飼養的後遺症。

陳正育表示,這隻約1歲的黃金獵犬,是7日下午躺在崇德路與崇德十三街口路邊,頸部有嚴重傷痕,身體極度虛弱,路過的邱小姐發現,打電話請他協助,他研判應是餓壞了,為牠補充體力再送動物醫院治療,獸醫師發現牠頸部受傷,傷口長蟲。

8日晚上,又有民眾打電話指在東寧路撿到1隻黑色的英國獵犬,昨天傍晚也有人撿到1隻小型的巴戈犬。

防疫所長李朝全表示,家犬在外遊蕩,很容易帶回傳染病或寄生蟲,且飼犬未繫繩鏈,飼主會被依違反動物保護法罰款。

他呼籲民眾,若真愛狗就帶回家細心呵護,否則可送流浪動物中途之家,讓其他想養狗的民眾認養,中途之家電話2964439。

延伸閱讀

《奪魂鋸X》釋出「睛恐」!小丑列車長在「劍湖山」陪你玩遊戲

「哈利波特」鄧不利多離世享壽82歲!肺炎是老人隱形殺手,做好「這件事」助預防

艾怡良演唱「惡女」詭譎算計 邵雨薇直呼:感動又發毛

基隆巷內日系咖啡所!堅持親自烘豆,甜奶油冰滴綿密順口

相關新聞

50年前女生爭破頭的職業 待遇優渥如今卻遭淘汰

不同於現代搭乘公車前往學校或上下班的途中,陪伴通勤者的是電子票證「嗶嗶」聲;過往搭乘公車客運時,讓許多人記憶深刻的是「公車車掌」,車上必定有他的身影,由其負責與司機溝通、販售車票、收取零錢、掌控乘客上下車及開車門的速度,處處充滿人的溫度。

原來迷信都是真的? 女子手指月亮耳後驚現割傷痕跡

許多人從小就被教育「不要用手指指月亮」,避免被月亮「割耳朵」,成為台灣社會著名的迷信之一。對於這項迷信,許多人是半信半疑,但最近有網友分享出遊時,晚上不小心指到月亮後,耳後竟出現一條割傷的痕跡,引發熱議。

被喻為台北最後的貧民窟!「安康社區」如今轉變為「興隆公共住宅」

說起台北市早期的平價住宅,相信許多人會直覺想起台北的「安康社區」。座落於文山區的安康社區,原是台北市最大的平宅社區,是民國64年政府為有眷貧戶打造的社會福利住宅,然而由於居住人口的組成、房屋外觀老舊破損、內部空間擁擠雜亂等問題,讓安康社區逐漸被社會貼上負面標籤,成為周遭市民卻步的區域。

李宗盛評它為「世紀歌曲」! 王傑的成名作〈一場遊戲一場夢〉

1987年,王傑以一曲〈一場遊戲一場夢〉一炮而紅,這首曲子彷彿就像王傑人生故事的寫照,他用滄桑又憂鬱的歌聲,唱出悲痛的心情,療癒在感情裡失意的人。當時幾乎可以用「橫掃歌壇」來形容這股旋風,知名音樂人李宗盛也曾評論〈一場遊戲一場夢〉為難得一見的「世紀歌曲」。

凋零老建物重飄書香!1927年中央書局的前世今生

說起台灣歷史悠久的大型書局,絕對不能不提到台中市區的「中央書局」。建於1927年的中央書局,不僅曾是日治時期全台最大的漢文書店,更被視為重要的文化指標,乘載著台中市民的歷史記憶。

謝神酬神仍要搭戲棚請戲班 他不解:何不用平板播給神明看?

在台灣的傳統習俗中,若逢神明誕辰、逢年過節等時刻,都會進行「酬神」,另外如還願、感謝神明時會進行「謝神」,除了準備各類供品,廟方、信眾還會邀請歌仔戲或布袋戲班,在廟宇前搭建戲棚,在神明面前上演「酬神戲」。不過,有網友認為,因應時代進步,為何不乾脆直接架設平板讓神明「看戲」,簡便且省錢,引發熱議。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