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巴黎驚傳觀光客遇襲!凶嫌用鐵鎚襲擊釀1死2傷 死者疑為德國籍

有上班就能買房!長輩曝「台灣最幸福年代」 網反指最大缺點

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灣物價逐年上漲,千元大鈔已不難以支撐一周生活,房價更是高到難以企及。有網友表示家中長輩回憶過往,一致認為民國80年代「最幸福」,只要努力就買得起房,涮涮鍋是銅板價,高檔牛排也才500元就吃得到,有人看了也無奈嘆氣「30年前大學生月薪起薪也是3萬」。

原PO與長輩聚會憶當年,回想80年代時家中親戚一個在板橋買一戶30坪公寓才花250萬,另一個在三重買60坪透天也僅200萬,「只要家裡有人有在上班一定買得起房」,除了房價,物價也低得離譜,49元的涮涮鍋、199元的吃到飽滿街都是,連雙北車位1個月都只要100元,是長輩們一致點頭同意的「台灣最幸福的年代」。

他感嘆30年後上述物價都翻了至少20倍,一番過去最美的言論引起網友論戰,同意者附和「台灣錢淹腳目的年代」、「一千塊可以用一個禮拜」、「那時大學生月薪起薪3萬,沒比現在低多少,當年大學畢業做3年就可買房,30出頭還清」、「那時過年喜慶味很重,看YouTube,那年代廣告或生活氣息都充滿了正面向前的能量…」、「以前是市區房價才貴,現在連郊區和鄉下都貴」。

有人則反駁當時房價沒有那麼便宜,「當年房貸利率10%以上,上班族月薪8000元,絕對買不起房…房貸利率非常高,算起來每月還款金額跟現在差不多」、「民國80年我爸媽存到一筆錢打算在台中買第二棟透天,當時去看價格都要一、二千萬以上了」、「只會說特別價格,卻不說質感的差多少」。

網友也指出當年最糟的就是治安問題,「那時候板橋公寓就要600萬了,而且宵小闖空門超多,綁架傳聞也不少」、「80年代治安差到靠腰,每天打開電視就一堆失蹤兒童,三不五十就有綁票撕票,尤其是闖空門,那個年代誰家裡敢不裝鐵窗鐵門的?晚上一堆飆車族,室內都煙味,遛狗的大便都不清的, 那個年代到底哪裡美好?」

正反意見兩方激辯,部分網友緩頰表示,「每個年代都有每個年代生活的難處,不要用現在的眼光看過去」、「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問題,不用羨慕」。

公寓 透天 房價 物價

延伸閱讀

誰最愛的戒嚴時代?菲律賓錯亂的「獨裁愛與恨」

外派泰國他擔心水土不服 網笑傻傻的:曼谷比台北市還繁榮耶

統一發票號碼消失了!他對獎驚見「神秘5字」 內行一看懷疑不單純

目睹有人超商ATM存百萬! 他呆愣「銀行不是比較快?」內行曝密招

相關新聞

他讚「台式早餐第一名」不用等太久又方便吃 網曝:種類超多

台灣早餐品項豐富,PTT網友討論「蛋餅是台式早餐人氣第一」,由於製作速度快、價格相對低,即使在尖峰時間也不用等太久,吃起來非常方便,網友直呼「蛋餅這個商品已經到達了一種花式的狀態」。

一張車票救了百年車站!20年前民眾瘋搶「永保安康」車票

20多年前因為一則車商拍攝的電視廣告,讓已經超過一百歲的台鐵仁德保安車站,因此一炮而紅免於被裁撤的命運,吸引了許多民眾專程造訪,帶動硬式車票熱賣,大批民眾想取得「保安到永康」車票討吉利,還曾因購買的民眾太過踴躍,要等到一段時間之後才會到貨;為服務買不到保安到永康車票的乘客,特別開立手寫車票,以免乘興而來敗興而歸。

50年前女生爭破頭的職業 待遇優渥如今卻遭淘汰

不同於現代搭乘公車前往學校或上下班的途中,陪伴通勤者的是電子票證「嗶嗶」聲;過往搭乘公車客運時,讓許多人記憶深刻的是「公車車掌」,車上必定有他的身影,由其負責與司機溝通、販售車票、收取零錢、掌控乘客上下車及開車門的速度,處處充滿人的溫度。

原來迷信都是真的? 女子手指月亮耳後驚現割傷痕跡

許多人從小就被教育「不要用手指指月亮」,避免被月亮「割耳朵」,成為台灣社會著名的迷信之一。對於這項迷信,許多人是半信半疑,但最近有網友分享出遊時,晚上不小心指到月亮後,耳後竟出現一條割傷的痕跡,引發熱議。

被喻為台北最後的貧民窟!「安康社區」如今轉變為「興隆公共住宅」

說起台北市早期的平價住宅,相信許多人會直覺想起台北的「安康社區」。座落於文山區的安康社區,原是台北市最大的平宅社區,是民國64年政府為有眷貧戶打造的社會福利住宅,然而由於居住人口的組成、房屋外觀老舊破損、內部空間擁擠雜亂等問題,讓安康社區逐漸被社會貼上負面標籤,成為周遭市民卻步的區域。

李宗盛評它為「世紀歌曲」! 王傑的成名作〈一場遊戲一場夢〉

1987年,王傑以一曲〈一場遊戲一場夢〉一炮而紅,這首曲子彷彿就像王傑人生故事的寫照,他用滄桑又憂鬱的歌聲,唱出悲痛的心情,療癒在感情裡失意的人。當時幾乎可以用「橫掃歌壇」來形容這股旋風,知名音樂人李宗盛也曾評論〈一場遊戲一場夢〉為難得一見的「世紀歌曲」。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