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選系利益化「偽三類學生」增加 專家教戰分發入學奇葩參採

前進立院/民進黨估國會想單獨過半「很拚」 藍綠白恐上演這結局

奇景!日本北海道出現「低緯度極光」 夜空被染成淡紅

被廣告公司相中出道! 「她」的美,連林青霞都讚揚|王美雪

第三十屆電視金鐘獎頒獎典禮。圖為獲得最佳女主角的王美雪。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5/03/26 王宏光攝影)
第三十屆電視金鐘獎頒獎典禮。圖為獲得最佳女主角的王美雪。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5/03/26 王宏光攝影)

1987年,王美雪當時還是學生,擁有清秀美貌和出眾氣質的她,因緣際會下被廣告公司相中,並主動邀請她拍攝廣告,就這樣,她踏上了通向明星殿堂的道路。短短不到3年的時間,她就被眾人公認為「廣告天后」,其美麗程度更是被譽為「小林青霞」。

 【同場加映】
 經典電影開麥拉 每次看每次感動的魯冰花
 本土戲劇御用女角葉歡 80年代曾是年輕人心中的「氣質歌后」

☞點我追蹤更多有趣的懷舊時光☜

王美雪憑著清純亮麗的外型,逐漸受到影壇重視,就連當時的影壇巨星林青霞也對她頗為讚賞,林青霞甚至親自邀請她參演電影,這位前輩的指點讓王美雪得以參演了她的首部電影作品《隔壁班的男生》。隨後,她還陸續參演了《同學會》、《校園青春樂》、《魯冰花》等國產影片,星途一片璀璨。

將王美雪事業推向巔峰的,則是1995年電視劇《鳳子龍孫》,她憑此部獲得第30屆金鐘獎影后,且沒有金鐘魔咒,後續她接連演出收視率超高的《包青天》、《劉伯溫傳奇》等,幾乎家喻戶曉,無人不知王美雪這位演員。

2004年轉戰中國演藝圈後, 王美雪同樣帶來了很多經典的電視作品, 像是《情鎖》、《真愛諾言》等。然而在2014年演出《青春風暴》後,她似乎不再有新作品亮相,就這樣靜靜地消失在螢光幕的舞台上。

華視「劉伯溫傳奇」,劇中的「劉伯溫」是根據中國相傳多時民間故事改編。圖為演員楊仲恩(左起)、王美雪、張復建。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2/05/08 本報記者攝影)
華視「劉伯溫傳奇」,劇中的「劉伯溫」是根據中國相傳多時民間故事改編。圖為演員楊仲恩(左起)、王美雪、張復建。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2/05/08 本報記者攝影)

利用「廣告」時間 打開「銀色」之窗

王美雪 帶著本錢闖影壇

1989-03-19/民生報/09版/影劇焦點

【本報訊】由廣告界崛起的王美雪,近日成了影壇搶手的新星,兩部新片「小男人」、「魯冰花」不約而同都邀她演出,這位甜姐兒的星途似乎是平坦而璀璨的。

王美雪在廣告界人緣不錯,她也是拍片數量很大的幾位模特兒之一,主要原因在於她可塑性高,幾種不同面貌的表現感覺都很好,因此觀眾容易接受她,廣告商自然也樂於選用她。

雖然很多片商、導演都支持王美雪在影壇找出另一片天空,但王美雪仍希望能拍出一部較有代表性的廣告作品留為紀念,尤其近日創意作品層出不窮,許多觀眾也以廣告片作為談論話題,王美雪希望自己能留下讓觀眾「驚艷」的作品,因此她正等待伯樂的到來。

除了臉龐甜美之外,王美雪凹凸有致的身材,也是不容忽視的,她自認擁有成為鏡頭下焦點的本錢,對於步上星途,她是直視無悔的。

相關新聞

50年前女生爭破頭的職業 待遇優渥如今卻遭淘汰

不同於現代搭乘公車前往學校或上下班的途中,陪伴通勤者的是電子票證「嗶嗶」聲;過往搭乘公車客運時,讓許多人記憶深刻的是「公車車掌」,車上必定有他的身影,由其負責與司機溝通、販售車票、收取零錢、掌控乘客上下車及開車門的速度,處處充滿人的溫度。

原來迷信都是真的? 女子手指月亮耳後驚現割傷痕跡

許多人從小就被教育「不要用手指指月亮」,避免被月亮「割耳朵」,成為台灣社會著名的迷信之一。對於這項迷信,許多人是半信半疑,但最近有網友分享出遊時,晚上不小心指到月亮後,耳後竟出現一條割傷的痕跡,引發熱議。

被喻為台北最後的貧民窟!「安康社區」如今轉變為「興隆公共住宅」

說起台北市早期的平價住宅,相信許多人會直覺想起台北的「安康社區」。座落於文山區的安康社區,原是台北市最大的平宅社區,是民國64年政府為有眷貧戶打造的社會福利住宅,然而由於居住人口的組成、房屋外觀老舊破損、內部空間擁擠雜亂等問題,讓安康社區逐漸被社會貼上負面標籤,成為周遭市民卻步的區域。

李宗盛評它為「世紀歌曲」! 王傑的成名作〈一場遊戲一場夢〉

1987年,王傑以一曲〈一場遊戲一場夢〉一炮而紅,這首曲子彷彿就像王傑人生故事的寫照,他用滄桑又憂鬱的歌聲,唱出悲痛的心情,療癒在感情裡失意的人。當時幾乎可以用「橫掃歌壇」來形容這股旋風,知名音樂人李宗盛也曾評論〈一場遊戲一場夢〉為難得一見的「世紀歌曲」。

凋零老建物重飄書香!1927年中央書局的前世今生

說起台灣歷史悠久的大型書局,絕對不能不提到台中市區的「中央書局」。建於1927年的中央書局,不僅曾是日治時期全台最大的漢文書店,更被視為重要的文化指標,乘載著台中市民的歷史記憶。

謝神酬神仍要搭戲棚請戲班 他不解:何不用平板播給神明看?

在台灣的傳統習俗中,若逢神明誕辰、逢年過節等時刻,都會進行「酬神」,另外如還願、感謝神明時會進行「謝神」,除了準備各類供品,廟方、信眾還會邀請歌仔戲或布袋戲班,在廟宇前搭建戲棚,在神明面前上演「酬神戲」。不過,有網友認為,因應時代進步,為何不乾脆直接架設平板讓神明「看戲」,簡便且省錢,引發熱議。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