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沒有保障的焚城?洛杉磯大火的住宅「拒保困境」

輝達總部落腳「南港調車場」? 台鐵董座杜微開口了

入夜開始冷!16縣市低溫特報 凍到明晨2地恐下探6度

柑仔店什麼飲料必買? 這些商品勾起網友回憶:萬年不敗

網友好奇問「萬年不敗的從小必喝飲料有哪些?」引起網友共鳴。圖擷自Dcard
網友好奇問「萬年不敗的從小必喝飲料有哪些?」引起網友共鳴。圖擷自Dcard

早期柑仔店是多數人購買民生用品的來源,尤其小朋友最愛去柑仔店,玲瑯滿目的零食、飲品,常讓人猶豫不決,不知道該買哪一樣才好,長大回想起來,可說是童年的美好回憶。近日就有一名網友表示「萬年不敗的從小必喝飲料有哪些?」文章一出,勾起網友們的回憶。

一名網友近日在Dcard發文表示,因為疫情的緣故,他從過年後就沒回鄉下老家,上週回到外婆家的路上,到附近的超商買飲料,看到許多飲料排列在架上,但價格略漲不少,讓他回想起小時候跟外婆拿零錢,走到巷口的柑仔店冰櫃拿飲料時,只要有50塊,就像是「大戶」一樣,走路有風,想買什麼商品都可以。不過,這名網友表示「現在什麼都漲價了,連印象中的柑仔店都變貴了」。因此,他拋問「還記得哪些飲料是從小到大必喝又佛心沒漲價的嗎?」

貼文一出,引發網友共鳴,有人推泡沫綠茶、泡沫紅茶、麥香綠茶、純喫茶、立頓原味奶、茉莉茶園的蜜茶、思樂冰、蘆筍汁,還有網友分享「印象都沒漲的應該是生活泡沫紅,跟養樂多都是小時候沒什麼零用錢的最愛」。

網友們回憶,「以前家裡不准喝飲料,都是偷偷存跑腿的零錢,一存到就去買生活泡沫紅來喝,長大後身上假如有多的銅板就會買來回味一下,必喝」、「那個冰櫃真的是小時候的回憶!生活泡沫綠茶是小時候必喝的,以前回鄉下大人就會丟兩百,要我們去雜貨店搬一箱生活泡沫綠茶,回來大家喝,現在長大回鄉下,換我們丟兩百給小鬼頭去搬一箱,20多年過去,還是兩百塊就解決的好滋味」、「柑仔店小時候,我帶100元去,直接變財神爺」、「以前國小家裡很不愛讓我喝鋁箔包飲料,只能靠假日很早很早起床,騎腳踏車去買早餐,偷偷去雜貨店買蘋果奶茶、草莓奶茶」。

奶茶 零食

延伸閱讀

想搶好市多便宜暖暖包!她聽「全台售罄」崩潰 網曝各地庫存

中職/人事震撼彈!教頭洪一中傳請辭 富邦悍將回應了

專業畫笑臉!好市多員工時薪800元 超爽工作內容掀網戰

音樂課都要練直笛 網友曝背後原因引起共鳴

相關新聞

藝人的烏龍死訊 讓人回憶他在歌壇的輝煌紀錄

近日一場消息誤傳的風波,讓「劉文正」這個名字再度攻上了所有主流媒體的版面。現在大約三十歲以下的年輕朋友,很有可能只是曾經聽聞這個名字,但是對他是誰、做過甚麼,或許也只有很微薄的印象;更遑論去理解劉文正在他的全盛時期,在電影與音樂等領域當中所創下的輝煌紀錄,以及當年風靡萬千少女的王子形象。

他懷念以前「便當只要50元」 內行人曝:1便當現在仍80元

現在萬物齊漲,唯有薪水不漲。日前有位網友表示,很懷念以前一個排骨便當只要50元,一碗滷肉飯只要20元的時代。不過有網友回應推薦「台鐵便當現在還是80元」。

打破禁忌話題的一本書! 《金賽性學報告》還一度成為熱門結婚禮物

1992年,一向以正派形象著稱,並在家庭與校園中扮演生活心理輔導角色的《張老師月刊》,發行了《金賽性學報告》中文版。這部性學經典將性話題從報刊的邊緣版面和書店的隱蔽角落帶入主流的展示空間。出版後短短幾個月內,銷量便突破十萬冊,由此可見過去不便公然談論的「性」話題,其實檯面下對這件事的關心程度,真可謂「強強滾」。

台灣廟有個荷蘭神! 「八寶公主廟」的由來與傳說

墾丁大灣海灘附近,有間小小的萬應公廟,供奉著萬應公、土地公以及「八寶宮」。八寶宮內的神像,據地方傳說,是來自荷蘭的公主。女神像身披彩衣、腳踩蓮花,背後懸掛著一幅濃豔色彩的西方女子油畫,畫像兩側則配有一副對聯。

全台冷颼颼!插畫家憶「阿嬤總會說這句話」 上萬網友爆共鳴

強烈大陸冷氣團來襲,台灣持續發布低溫特報。對此,插畫家「消極男子」也分享,小時候天氣冷,阿嬤總會說「不要洗澡,洗手洗腳就好」。貼文一出後,引起廣大網友熱議。

劉德華與張國榮平分了「許文強」! 1996年經典電影《新上海灘》

1996年上映的電影《新上海灘》由潘文杰執導,徐克擔任監製,是一部既傳承經典又創新演繹的民國題材影片。劉德華飾演丁力,張國榮則詮釋許文強,而馮程程一角則由寧靜出演,南韓影星鄭雨盛特別出演。這部電影在香港上映後,斬獲2083萬港幣票房,名列當年香港華語片票房排行榜的第八位,成績亮眼。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