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持續晴朗暖熱 下周末北部轉濕冷 專家:先準備保暖衣物

MLB/10年7億美元轉隊 大谷:想為道奇、棒壇拚到生涯終點

71年前小吃店菜單曝光! 網見「真實銅板價」嘆:好懷念啊

不少人都喜歡到小吃店用餐,日前有網友曝光71年前的小吃店菜單,讓網友驚呼「這才是真正的銅板價!」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不少人都喜歡到小吃店用餐,日前有網友曝光71年前的小吃店菜單,讓網友驚呼「這才是真正的銅板價!」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台灣小吃店滿街都是,環境乾淨、菜色簡單卻受到民眾歡迎,日前就有一名網友分享「71年前的小吃店價格」,可見菜單上販售的餐點種類多元,但價格最貴卻也不超過6元,讓許多網友看了直呼未免太便宜了。

一名網友在臉書社團「老照片交流道」發文分享「71年前的小吃店價格」,只見他貼出一張位於台北市萬華區的小吃店舊式宣傳菜單,店內的菜色多樣,麻婆豆腐、魚香肉絲、回鍋肉、紅燒肉及茉芋燒鴨等皆有販售,不過這些菜色在當時最貴也只要6元,其中小籠包、鍋貼、水餃等主食更只需花3元5角、3元8角就可以享用到,讓許多網友看了直呼不敢相信!

71年前的小吃店傳單曝光後引起網友熱烈討論,大家紛紛留言感嘆,「如果現在還有這樣的價格,我可以存好多錢啊」、「這是早期的餐票~我覺得好懷念喔」、「童年的回味」、「記得民國55年在四平街、伊通街口麵攤吃過7元牛肉麵」、「這才叫銅板價!」、「民國60年我吃一碗豐盛的麵只要1塊錢!」

不過,也有資歷豐富的網友透露,「在71年前,這家是很高檔的餐廳!」、「記得民國56年,門口來賣豬肉的1斤22元,那時我父親陸軍上校月薪好像800元,所以看這張萬華食堂小吃價錢…對眷村家庭還是相對蠻貴的,那時日常是看看就好了」。

小吃 物價

延伸閱讀

「雞排賣30元」年代 !加珍奶50元是標配 網嘆:價格回不去了

久違逛市場!她驚呼買4菜竟花430 網嘆:菜市場價格超車了

嘉義菜市場滿車高麗菜 網見「2顆5元」低價賤賣:辛苦菜農了

外食族餐費1000元能用幾天? 網曝真實開銷:物價漲太兇

相關新聞

藝人的烏龍死訊 讓人回憶他在歌壇的輝煌紀錄

近日一場消息誤傳的風波,讓「劉文正」這個名字再度攻上了所有主流媒體的版面。現在大約三十歲以下的年輕朋友,很有可能只是曾經聽聞這個名字,但是對他是誰、做過甚麼,或許也只有很微薄的印象;更遑論去理解劉文正在他的全盛時期,在電影與音樂等領域當中所創下的輝煌紀錄,以及當年風靡萬千少女的王子形象。

台灣版「魷魚遊戲」選哪項?網友驚:從沒聽過這遊戲

韓劇「魷魚遊戲」最近在台灣和世界各地爆紅,劇中把童年懷舊遊戲當作「死亡篩選」的比賽項目也令人印象深刻。便有網友因此在《Dcard》上提問「韓國的兒童遊戲有魷魚遊戲、椪糖等等,台灣有什麼兒時遊戲擁有稱之為經典的地位」引發網友熱烈討論。

從霜淇淋到開餐廳!風行一時的「便所餐廳」

從高雄崛起的「便所餐廳」顛覆傳統,最大的賣點就是將馬桶、浴缸變成食具,全台從南到北曾開設多家分店,一家店裡光是各色各樣的馬桶就有近百個。

連鎖鍋貼店始祖!「四海遊龍」1993年從永和發跡

1993年以前,台灣尚未出現常見的鍋貼連鎖專賣店,多以自營的小吃攤為主,直到「四海遊龍」的出現,不僅徹底改變鍋貼店的經營模式,也間接影響台灣人的飲食習慣。四海遊龍由李幸長與陳武貂二人創辦,然而他們之所以開始這項事業,其實有著不為人知的苦衷。李幸長原是多年前「無殼蝸牛運動」的主要推動者,隨著政治運動的聲名大噪,1992年他決定參選立委以實現理想,而陳武貂則是他的競選總幹事,沒想到最終李幸長並未如願當選,甚至因落選而背負龐大債務,二人因此一同在台北永和區賣起鍋貼,慢慢拓展起如今的「四海遊龍」。

半夜肚餓想來一碗! 過來人淚憶「這款絕版泡麵」:人間美味

台灣泡麵種類繁多,成為不少人正餐或宵夜的選擇,也因市場需求的變化,有些產品被汰換停產,只能讓人懷念。一位網友半夜突然想吃泡麵,回憶起小時候的一款泡麵,問大家是否還記得它?勾起不少人的回憶。

郭品超因「鬥魚」爆紅!出道契機竟是「選美」比賽

當年,參賽者約有35位,從中選出24位儀表佼佼者進行決賽,那時由身高高人一等的19歲少年郭品超,拔得頭籌,得到第一屆的冠軍,照片中的他青澀俊秀,擁有人人稱羨的「十頭身」身材,不只獲得冠軍獎金50萬,也得到當年遠赴土耳其出賽「世界先生」的資格。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