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疫情時代 出版人籲觀光結合閱讀

台北國際書展已連續兩屆停辦實體書展、改成線上展。疫情時代,台灣是否還需要大規模實體書展?多數出版人認為,實體書展可呼喚閱讀熱情、刺激買氣,有其必要。聯經發行人林載爵認為,疫情限制下本土觀光正熱,可在各地舉辦文學季和閱讀節,結合觀光與閱讀。
台北國際書展停辦實體書展後,包括誠品等近四十家書店、藝文空間免費提供空間,讓原定在書展舉辦的講座、發表會等活動轉進。台北市出版商業公會理事長趙政岷觀察,出版社與讀者熱烈參與這些「展外展」,顯示實體閱讀活動仍無法為線上取代。「一個人看書太孤單」,他認為,閱讀必須「撩撥」,而分享會和朗讀會可喚起閱讀的熱情。
林載爵表示,去年台灣出現網紅推書、直播賣書等新型態線上閱讀活動,但實體閱讀活動仍不可缺。歐美經常在歷史古鎮舉辦文學季或閱讀節,如英國Hay Festival,不僅結合閱讀和觀光,甚至讓文學節成為當地最大產業。他認為,「文學」可為地方觀光創造新的主題與活力。
趙政岷也認為,書展應跨時間、跨地域,不只在台北舉辦,時間也可增加暑假、世界閱讀日等時間點。他認為,地方其實有不少蚊子館,地方政府只要願意釋出資源,以台灣出版社的活力與創意,一定可辦出多元豐富的地方閱讀嘉年華。
台北國際書展連停兩年,遠流董事長王榮文認為,書展的形式與功能受挑戰。結合台灣各出版社資源的台北書展基金會,必須思考新的服務方式、為出版社創造新的舞台。例如可發起「分享你正在閱讀的一本書」活動,邀名人、達人、素人加入分享閱讀經驗。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