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化學獎頒2學者 表彰研發不對稱有機催化

2021年諾貝爾化學獎今天由德國學者李斯特(Benjamin List)以及蘇格蘭出生的美國學者麥克米倫(DavidMacMillan)共享殊榮,表彰他們在「新穎而巧妙的分子建構工具--不對稱有機催化」發展上的貢獻。
瑞典皇家科學院(Royal Swedish Academy ofSciences)發布聲明指出:「有機催化劑可用於驅動許多不同的化學反應。現在研究人員可以利用這些反應,更有效率地建構從新藥到太陽能電池光捕捉分子等任何東西。」
催化劑能促成或加速實驗室或大規模工業反應器內的化學反應。在兩位得獎者的突破性發現以前,僅若干金屬和複雜酵素(酶)已知具催化作用。
瑞典皇家科學院表示,新世代催化劑不但更環保且生產成本也更低廉,對製造諸如新的藥物、塑膠、香水和香料等至關重要。
麥克米倫(David MacMillan)是美國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教授,李斯特(BenjaminList)為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Max PlanckInstitute)所長,同為53歲的兩人將共享1000萬瑞典克朗(約新台幣3200萬元)獎金。
去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為法國學者夏龐蒂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美國科學家道納(Jennifer A. Doudna)。她們因開發出稱為「CRISPR-Cas9基因剪刀」的基因編輯技術而獲獎。這也是諾貝爾科學獎項首度頒給全女性組合。
諾貝爾獎是依瑞典炸藥發明人諾貝爾(AlfredNobel)的遺囑所設,1901年開始頒發,今年是120週年。
受COVID-19疫情影響,諾貝爾獎連續第2年取消於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舉行現場頒獎典禮,改為電視和網路直播得主在各國領獎。
諾貝爾醫學獎4日揭曉,物理學獎昨天出爐,繼今天公布化學獎得主後,明天將公布文學獎得主,8日公布和平獎贏家,經濟學獎得主將於11日揭曉,為2021年諾貝爾頒獎季劃下句點。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