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餵食野鴿造成擾鄰 動保處特辦7場活動加強民眾教育

臺北市近年因民眾任意餵食野鴿導致族群數量劇增,已影響都市環境,及造成民眾對健康安全有疑慮,動保處呼籲市民請勿餵食野鴿,才能讓野鴿數量回歸自然平衡。

民眾常在臺北市公園、廣場及都市角落,見到許多野生鳥類的蹤影。近年因為民眾任意餵食,造成野鴿族群數量劇增,除了影響生態外,也影響都市環境及民眾健康。臺北市動物保護處表示,臺灣為生物多樣性豐富的的島嶼,島上有32種特有種的鳥類,也因為地理位置,處於候鳥的遷徙地帶,擁有相當豐富的生態資源,建立民眾與動物和諧共處的正確態度尤為重要。

北市動保處近年針對民眾餵食野鴿,吸引野鴿群聚集繁殖及大樓築巢棲息等現象,持續推動「不餵食、不停棲、不接觸」教育宣導,透過每年進入區里辦理相關講座,今年除辦理4場次鄰里宣導外,更在大型公園增辦3場次親子講座,增加受眾層面,希望能提升公眾意識,減少野鴿族群數過量引發的環境衛生問題。

民眾除不餵食外,也可採用防鴿網或防鴿刺方式予以阻絕野鴿在大樓建物築巢停棲及繁殖。近來網傳有民眾於愛車裝設許多尖銳刺狀物以防止街貓弄髒車漆照,引發民眾對防鴿刺會傷及其他動物之隱憂。動保處表示野鴿棲息高度多位於4層樓以上之結構物,與一般遊蕩動物活動路徑不同,動保處提醒民眾除注意防鴿刺材質及架設位置外,勿作其他用途使用。

動保處呼籲民眾「賞鳥不餵鳥」,只要不餵飼野鴿,野鴿繁殖力可以大大的縮減進而減少環境衛生問題降低民眾困擾,希望透過環境教育,使民眾建立正確的生態知識,讓市民能與野生動物和平共處!

延伸閱讀

影/新店傳狗被碎屍萬段 新北動保處赴現場:初判非狗為山羌

虎斑萌貓被寄生蟲感染 獸醫用溫和中藥驅蟲重獲新生

龍崎遊蕩犬壓迫野生動物棲地 市府:112年已捕60隻

北市採檢禽鳥熱點 未驗出高病原性禽流感病毒

相關新聞

客委會辦理「114年度全國中小學客家藝文競賽── 客語對話能力競賽」熱烈報名中!

客家委員會「114年度全國中小學客家藝文競賽──客語對話能力競賽」開始報名,歡迎學子踴躍報名參賽,自然使用客語,傳承客家文化。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首度來臺 雷諾瓦、梵谷在故宮 《從印象派到現代主義—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名作展》 早鳥優惠票3/13啟售

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自1870年成立以來,收藏橫跨五千年人類文明與藝術精華,每年吸引超過五百萬名來自世界各地的訪客。今年6月14日至10月12日,國立故宮博物院與大都會博物館合作,攜手時藝多媒體共同呈獻《從印象派到現代主義—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名作展》,將於故宮北部院區第二展覽館隆重登場,作為該館整修後正式啟用的首檔展覽。

把京都寫進台北!時藝集團餐旅長王琦玉首部小說《北山時雨》發表 樂埔町化身小說場景

資深餐旅業專業經理人王琦玉,因疫情期間被困在中國上海,他融合餐旅經驗,將自身對日本京都的觀察化為虛構故事,寫成長篇小說《北山時雨──我的京都前妻懷孕了》,對此,他特地選在富有濃厚日式風情的餐廳樂埔町舉辦首場新書發表會,將書中的情境搬出來,讓前來的賓客感受滿滿的「京都味」!

全台第一「移動酒吧」超嗨!飛亞旅行社打造沉浸式台北觀光遊 亞洲50大頂級調酒師獻技文化、美酒、夜景一次擁有

國際會議專業組織(IAPCO)年會首度來台舉辦,台灣旅遊界精品,同時也是國際外賓接待專家的飛亞旅行社MyTaiwanTour,於2/22(六)精心策劃夜間觀光巴士活動,除了遊覽總統府、中正紀念堂、台北101等具有在地文化與歷史背景的知名景點,更有亞洲50大酒吧「BarMood」專業調酒師特製調酒,體驗全台第一「移動酒吧」的獨特樂趣,深度探索台北魅力。

台糖冠名贊助嘉義大學 讓Kano棒球傳奇再創高峰

中華隊正式拿下2026年世界棒球經典賽(WBC)資格,振奮全台棒球迷,也象徵台灣棒球的實力與潛力。日前,在立委張啟楷號召並集結眾力的努力下,嘉義棒球的發展又贏來一個新的里程碑,台糖公司正式冠名贊助嘉義大學棒球隊,為國內棒球運動持續扎根。

國際扶輪3523地區「讓歐洲看見台灣」好海洋公益音樂會暨地區職業論壇活動 盛大舉行 推動台灣音樂家躍上國際舞台

推廣台灣音樂家於國際舞台上的發展,國際扶輪3523地區特別舉辦「讓歐洲看見台灣」慈善音樂會好海洋公益音樂會暨地區職業論壇活動,匯聚台灣頂尖音樂人才,透過音樂的力量,讓世界聽見台灣、讓歐洲看見台灣。音樂會於2025.02.24(一)松菸誠品表演廳隆重登場,吸引來自文化、藝術、商業與國際扶輪社的貴賓與觀眾熱情參與,現場氣氛熱烈。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