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邊坡整治難 施工順著天

南橫公路地形豐富、高聳,逾六成路段在海拔一千公尺以上,峽谷、峭壁穿插其間。易落石路段邊坡工程棘手,常落入「災損、搶修」的惡性循環,工程手段常在景觀生態與耐受強度間拉鋸,人員也在理性與感性間左右為難。曾任公路總局甲仙工務段長的第三工程處主任工程司王慶雄說,因地制宜是山區施工最高準則,大家練就耐磨性格,像是打不死的「小強」。
王慶雄說,施工如何順天應人,考驗人員的智慧與應變,山區道路尤其怕水,南橫東段一四三公里雪峰橋一帶,路面到岩盤落差超過卅公尺,工程團隊三年前拿現成的一一二個二手貨櫃,以疊積木般當路基,貨櫃裡填滿就地取材的石頭灌入混凝土,貨櫃疊成階梯狀,導引哈里博松溪的溪水緩緩流下,降低土石衝擊。
「邊坡整治失敗三回燒掉的錢,相當於一座明隧道經費!」南橫在高雄、台東境內有十五座明隧道,大多是在邊坡整治效果不彰、重複致災下誕生,不少人批明隧道不夠美觀,對工程單位來說,這是防止邊坡惡化、落石傷人的必要之惡。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