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果農聽見歌再唱!他從小就懂事也替族人分憂解勞

電影「聽見歌 再唱」以原聲童聲合唱團校長馬彼得經歷的故事改編,挑選多所高雄原鄉部落與多所學校學生參與演出,其中,飾演「全亞山」的原民男童,居住在桃源復興里,家人這次受斷橋影響,為了要將芒果運下山,一同在果園幫忙搶收,也用歌聲療癒受困族人內心。
參與電影「聽見歌 再唱」演出的池德里,今年11歲,就讀樟山國小六年級,原本該享受暑假的童年,卻因這次斷橋,每天一大早6、7點就要跟家人一起到果園幫忙,一直到傍晚5、6點才下山,雖然辛苦,但能與同鄉小孩聚在一起,果園也像是他童年的遊樂場。
池德里說,雖然果園工作很辛苦,但從小就開始幫忙,也慢慢習慣,但還是很想念,開學到學校上課的日子。
此外,這次斷橋,不只民生物資有限,山上雜貨店的零食也都被掃空,讓許多部落小孩相當失落,斷橋兩周,山上小朋友也奢望能吃上一口麵包。池德里說,斷橋後,山上糖果都沒了,讓他非常想念飲料跟巧克力,希望能趕快有糖果吃。
池的家人說,池德禮從小就非常懂事也聽話,這次斷橋雖然居民生活辛苦,但他也不吵不鬧,也替家人分憂解勞,在家或果園經常哼哼唱唱,歌聲非常療癒人心。
池德里在電影中飾演全亞山,為久埔國小合唱團的團員之一,劇中是他在山上獨自生活,飾演一名貧困的山地孩童;在現實中,他們的家境也不優渥,但布農族樂天與堅強的性格,也在這次斷橋後,顯得更加堅強。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