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梨之亂 國民黨批台農發神隱、4年虧近8千萬

國民黨上午舉行「台農發神隱失能 農產新南向失敗」記者會,文傳會主委王育敏質疑,蔡政府自2016年成立台農發、2018年成立台農投、2019年成立台灣農產品外銷平台,農產國家隊陸續推出。然而,在近日的緊急促銷中,蔡政府鋪天蓋地出動圖文大隊,動員民眾緊急採購,儼然要求民眾自組農產國家隊,卻不見上述公司彰顯功能、角色,對鳳梨「出口」受阻毫無應變策略,更令全民錯愕。
王育敏指出,中央成立台農發以來累積虧損高達7800萬元,相當於資本額的3分之1。也不見兌現過去承諾的推動「農產品進出口」、「技術輸出」、「海外投資與資材外銷」三大核心任務,以及「擴大新興出口市場」,發展東協、南亞及紐澳等新興目標市場,擴展台灣農業的海外市場效益等。
王育敏表示,農委會的資料更顯示,從2016年成立迄今,近5年時間內,中國大陸以外市場占比成長6%,出口占比高達20.7%,但日本出口持續下滑趨勢,美國出口占比則不穩定,其餘新南向國家越南、印尼都下降,馬來西亞、新加坡占比都沒有超過3%,絲毫不見新南向政策成效,資料直指事實明顯與陳吉仲認知不符。
王育敏進一步表示,去年3月,蔡總統在臉書發文宣稱台灣鳳梨成功再開拓外銷市場(澳洲),發出歡呼的圖文,讓國人沉浸在鳳梨開拓澳洲市場的氛圍中。然而,國民黨實際查詢關務署數據,去年出口至澳洲的不是幾公噸的鳳梨,僅是56公斤的「鳳梨乾」,今年則是完全掛零。搞了半天連1公斤的鮮果都沒有,再度證實蔡政府只會大內宣。
王育敏說,行政院長蘇貞昌說現在台灣有16個國家可以外銷,政府將打通其他外銷通路,恍如再度致力打造農產國家隊,問題是中國大陸禁止我國鳳梨出口迄今,尚未看到「農產國家隊1.0」的台農發、台農投等公司出面說明分散農產品市場的政策,過去資料更沒有看到推動出口的成效。
國民黨呼籲蔡政府不應該只是口號治國,依照我國在新南向國家近年的出口下降趨勢,僅寄望新南向政策無法解決台灣農民中、長期的外銷受礙困境,蔡政府應該拿出更具體的行動與作為,幫助我國農產品外銷維持穩定及成長。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