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司機員:安全要畫紅線 非無上限

台鐵人力吃緊,新車卻得趕鴨子上架,司機員痛陳,歷經普悠瑪號與太魯閣號事故後,台鐵口中的安全優先仍是口號,「台鐵要為安全畫紅線,不是無上限。」本報專訪三名不同年資的員工,他們從當年充滿期待地加入台鐵,卻逐漸在醬缸文化下,熱情被消磨殆盡。
陳姓資深司機員說,台鐵每年都在追求旅客創新高,漂亮的數字背後,卻是同樣的人力在承受。一名花蓮段的年輕駕駛,前兩天才在反映,只開過EMU三○○○一次,就沒有指導員再陪伴,「他們擔憂,卻不知能跟誰說」。
陳姓司機員形容「台鐵千瘡百孔,卻像一頭牛,外界講一步、台鐵走一步」。針對運安會、專家學者等提出的種種問題、建議,台鐵都有不斷在開會,但實務上,就是感受不到改變,依舊持續趕點、塞人力、開不熟的車。每次司機員出面呼籲,卻總被說是「怕累」,「機班不怕累,怕的是累了出事」。
一名八年級的員工則觀察指出,台鐵的「公婆」很多,各級民代,一級、二級單位都在管台鐵,誰說了什麼,台鐵官員就照做,「大家都溫水煮青蛙,愈來愈習慣了,要改變,何其困難?」
在台鐵工作逾十年的司機員阿木說,擔任司機員初期,當別人詢問職業時,他都很自豪且大聲地說「我在台鐵開火車。」但近年來那股憧憬變少,熱情也降溫。他說,台鐵司機員的人力缺口嚴重,甚至難以請假,惡性循環下,同事間盡是無力感,「或許台鐵改革前,應先承認自己能力有限」,對於外界的需索別再照單全收。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