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殺警案使「死刑存廢」議題再受熱議 單日聲量突破12萬則

【文·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
《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三個月「死刑存廢」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帶您了解網友對於死刑是否該存續的討論聲量與看法。
近期震驚全國的「台南殺警案」,兇手殘忍的行逕再次引起大眾對於「死刑存廢」議題的關注度,針對國內至今仍有38名死刑犯未執行一事,各界亦展開議論,相關話題於社群討論區中持續升溫。
重大案件引話題熱度 意見領袖發言成網友關注焦點
觀察近三個月內網友對於「死刑存廢」議題的討論聲量,6月15日,新竹市發生一起輪胎行縱火案,釀成一家人8死的悲劇,後律師林智群針對此事件也於個人臉書上發表看法,指出其中的量刑關鍵,並表示若行為人精神正常,無意外應處以死刑,引發網友對於國內死刑判決、執行的討論。
今年7月中,南投縣草屯鎮發生的槍決命案,在犯人被捕後,國內知名法醫高大成也於個人臉書中發表個人立場,表示自己絕對支持死刑,以求警世作用,該篇貼文一出也引來支持、不支持死刑的兩派網友於底下留言發表個人看法。
到了8月22日當日,因台南殺警案的爆發而將話題熱度推上高峰,單日討論聲量激增,兇嫌殘忍的行徑帶動民眾對於死刑議題的關注,而隔日就有媒體根據法務部資料,公布目前國內待執行的死刑犯尚有38人,引民眾質疑政府執法、行刑效率,後法務部長蔡清祥即出面解釋乃因38位死刑犯皆有申請憲法審查,所以目前並沒有可達到批准執行的案件,強調一切流程皆會依法律程序做嚴謹審查。而8月24日,台南殺警案被害人家屬於受訪時難掩激動情緒,指責政府不該輕忽執法人員的工作狀況,並強烈呼籲政府能重視警察執法的問題。
死刑存廢兩派網友觀點大不同 「能否有效嚇阻犯罪」成議論焦點
關於死刑是否該廢除,網友存有不同看法。支持死刑存續的網友主張死刑的存在具有威嚇力及警世作用,若是廢除死刑則容易助長犯罪風氣,引來更多模仿犯,且提出若「不處罰加害者,如何為受害人主持公道?」,認為犯下殺人罪者理應償命,才能為被害人主持正義。
反觀另一派認為死刑應該廢除的網友論點,則有人表示「死刑存在,並不能保證犯罪率更低」,且許多全面廢死的國家重大犯罪率未必就較高,因此認為死刑存續,能嚇阻犯罪的說法並不合理。再加上死刑具有「不可回復性」,認為「判處死刑需要100%的正確率」,難以完全避免冤獄的情況發生,且人死無法復生,反倒會造成更多社會悲劇。
不論廢死或不廢死,民眾所望的皆是能停止人倫悲劇的再次發生,而究竟什麼樣的刑罰才「適量」,並符合公平正義,則有待政府與人民共同思考與討論,支持與不支持死刑間亦未必只有不可跨越的鴻溝,期待大眾皆能在理性的溝通下,找尋出新的出路。
《原文刊登於合作媒體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聯合新聞網獲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