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短評】無聲副總統+挽袖黨主席 蔡賴互信大考驗

副總統賴清德今天就任民進黨主席,演說中開門見山提到未來將確實改革黑金及學倫問題,主動將民進黨敗選後不敢面對的核心關鍵搬上檯面。過去蔡英文擔任黨主席時鮮少碰觸的問題,終於從賴清德口中看到可能的革新契機。
賴清德特別讓媒體「問到飽」,也凸顯他和蔡英文總統擔任黨主席時截然不同的風格。民進黨敗選後,基層支持者不斷批評地方的聲音傳不到中央,賴的動作也希望證明民進黨還能「大鳴大放」,不再對人民「已讀不回」。
較特別的是,賴清德演說時全程看稿,這與他平時風格不同。賴從政以來,幾乎都是無稿演說,較明顯的看稿場合只有兩次。一次是2019年秋天,當時他終於決定與蔡總統搭競選正副總統,在被宣布成為副總統候選人那天,賴從外套中拿出1張講稿照讀。第2次則是今天,賴完成宣誓後,幕僚將兩張講稿放在講台上,讓賴可以隨時參考。
這兩次罕見看稿的場合都有特殊原因,也都是賴從政的關鍵時刻。尤其演說內容涉及個人對「下一步」的態度,盼能「對準」聽眾,精確呈現。
不過,「賴主席」雖然展現與「蔡主席」不同的風格,但在兩岸論述上,卻極度「尊蔡」,除了務實地認定台灣已經是1個主權獨立國家,沒有另外再宣布台灣獨立的必要,更強調會站穩蔡英文總統提出的「4個堅持」兩岸路線。
縱使賴清德的兩岸論述未見太多新意,但從他避談「台獨」、刻意凸顯兩岸路線「不會有意外」,加上從「抗中保台」改口「和平保台」的說法轉變,確也看得出賴清德積極扭轉外界、特別是美方對他的不放心。
只是,作為「民進黨潛在最有機會的總統候選人」,隨著總統初選及大選將陸續登場,勢必面對更多敏感議題;除了兩岸路線力保不失分,賴清德如何扮好「沒有聲音的副總統」,又能擔當「捲起袖子的黨主席」,這兩個帶有衝突的角色,不僅是個人能力的挑戰、也考驗他與蔡總統之間的權力克制及兩人互信。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