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拜登解凍美中關係 美國務院中國政策高官接連異動為哪樁?

輸錯密碼N次…他的蘋果iPod慘遭「封鎖10年」 解封日見驚奇1幕

丁學文專欄/招商引資在全球風起雲湧 台灣能做的還很多

賴清德當選民進黨主席 陸學者:認清大勢才有出路

副總統賴清德15日當選民進黨黨主席。記者林澔一/攝影
副總統賴清德15日當選民進黨黨主席。記者林澔一/攝影

賴清德副總統當選新一任民進黨黨主席。大陸涉台學者表示,未來的民進黨兩岸政策在賴清德主控期間很難發生結構性變化,民進黨和綠營不撞南牆是不會回頭的,民進黨當局認清大勢才有出路。

環球時報報導,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講座教授、全國台灣研究會理事鄭劍表示,賴清德自稱「務實的台獨工作者」,賴根深蒂固的台獨分裂立場恐怕很難發生180度大轉彎,「有一個很簡單的檢驗方式,就是只要問問他會不會承認一個中國原則,會不會承認九二共識就可以」。

鄭劍說,之所以做出如此判斷有四大原因。首先賴清德是新北人,但政治上發跡於台灣南部,他做過市長的台南又是眾所周知的綠中之綠,支持賴清德的群眾基礎更多也是綠色的,賴清德不會脫離「綠色基因」。

其次,賴清德競選民進黨主席,旨在2024年「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當前台灣整個社會在民進黨的操控下,「綠化」態勢沒有發生根本變化,選民的基本結構沒有發現根本改變。賴清德表態要調整相關政策,稱「和平保台」,強調自己是一個「務實的台獨工作者」。但是,務實只是一個「定語」,主語是「台獨」,也就是說,賴這個新表述不但沒有否定自己是個台獨分子,反而再次強調了自己的這種基本身份定位。況且賴還公開講「和平保台」中的「和平」是工具,這不是台獨分裂還能作何解釋?

第三點是干涉勢力因素。儘管當前中美關係出現了緩和的跡象,但美國對華戰略競爭的基本態勢今後相當長一段時間都不會改變,其「以台制華」大打台灣牌就不會改變。賴清德不可能脫離美國的對華戰略框架來與大陸發展關係,依舊會圍繞美國轉。

第四點,在2024年的選舉上,賴清德必然會和國民黨路線有所區別,很難想像他會脫離蔡英文的聯美謀獨路線,立地成佛,同時,把美國對華戰略競爭以及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之前這段時期,看作謀取台獨分裂的「戰略機遇期」和「最後的機會視窗」,已經是民進黨和綠營的共識,他們不撞南牆是不會回頭的。

鄭劍表示,綜觀這些因素,未來的民進黨兩岸政策在賴清德主控期間很難發生結構性變化。賴清德能不能抑制住他時有出格表現的「台獨冒險」戰略衝動,真正為台灣民眾求和平、求發展、求穩定的意願著想,不但關乎他個人的政治前途和歷史審判,更關乎他所在政黨、他的家族、島內民眾。歷來形勢比人強,民進黨當局認清大勢才有出路。

賴清德 民進黨 台獨

延伸閱讀

當選黨主席 賴清德:贏回人民信任

賴清德當選民進黨主席 蔡英文臉書恭喜

幕後/賴清德與林佳龍結盟 黨中央人事不只新潮流

民進黨主席補選/洪孟楷恭喜賴清德當選主席 籲避免再發生黨意凌駕民意

相關新聞

賴清德:沒必要再宣布獨立 藍質疑何謂務實台獨?

副總統賴清德昨天宣誓就任民進黨主席,提出四項黨務革新,包括積極杜絕黑金、徹底解決學倫問題。兩岸部分,他說要務實地認定台灣...

賴清德黨主席後首戰 蔡培慧:按步就班 持續努力

民進黨南投立委補選參選人蔡培慧拚選戰,今上午到台北迪化年貨大街促銷南投農特產品,她透露,已與新任黨主席賴清德賴清德通過電...

【即時短評】無聲副總統+挽袖黨主席 蔡賴互信大考驗

副總統賴清德今天就任民進黨主席,演說中開門見山提到未來將確實改革黑金及學倫問題,主動將民進黨敗選後不敢面對的核心關鍵搬上...

賴主席上台「會讓美日及兩岸放心」

副總統賴清德十五日當選民進黨主席,今天就任。據悉,賴清德就職談話內容將強調與社會對話、找回年輕人信任,包括強化、轉型黨部...

外媒:賴清德主張務實台獨 已造成傷害

副總統賴清德當選民進黨主席,英國金融時報十六日報導,距台灣總統大選還有一年,但對很可能成為民進黨總統候選人的副總統賴清德...

選上黨主席不意外?徐巧芯曝賴清德最擔心的事 這3人恐成路障

民進黨昨(15)日舉行黨主席補選,候選人僅有副總統賴清德一人,最後以4萬1840票、得票率99.65%當選。然而,國民黨籍台北市議員徐巧芯表示,賴清德現在一系列的作為,都是在擔心自己能不能夠從2024黨內初選順利出線,同時蘇貞昌、鄭文燦跟陳建仁,恐怕成為他選總統之路的路障。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