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預算若遭大幅刪凍 內政部指恐有7.5萬戶難獲房租補貼

黃仁勳「TEAM TAIWAN」午宴 大老們吃什麼?滿桌功夫菜價格出爐

社宅租金依「身分別」作基準 不同所得可能繳相同租金

內政部修改社宅租金制度,以「身分別」為基準,卻讓「隱形弱勢」被漏接。圖為越南新住民婦女「珊珊」一家三口,雖然抽中社宅,至今仍被錢追著跑。記者葉信菉/攝影
內政部修改社宅租金制度,以「身分別」為基準,卻讓「隱形弱勢」被漏接。圖為越南新住民婦女「珊珊」一家三口,雖然抽中社宅,至今仍被錢追著跑。記者葉信菉/攝影

台灣居大不易!賴清德總統承諾落實居住正義,續推社會住宅以百萬戶為目標,要打造台灣成為悠然過活的地方,但內政部卻修改社宅租金制度,致弱勢民眾資格不符,成為被社宅漏接的邊緣人。立委質疑,政府帶頭當包租公,將窮人分級,蓋再多社宅也住不起,這套複雜的新制還開放縣市雙軌,官員也霧煞煞。

內政部二月推出全國統一的社會住宅租金分級收費原則草案,規畫七月上路,新制考量近年推動所得分級方式經驗發現,因報稅資料不完整,造成錯置過度補貼,改以「身分別」作基準,再依弱勢程度分級,租金最低可享市價三折。

民團質疑新制 衝擊無特殊身分低薪族

不過,民間團體質疑,新制將造成「不同所得繳納相同租金」的謬誤,無特殊身分別的低薪族群,租金還可能升至最高級。民團抗議聲浪不斷,七位在野立委提案要求改採「收入計價」,內政部修正原則,將「最低生活費」納入租金分級制度,原先「身分別」三階收費,改為「身分加收入」五階收費,仍遭質疑拼裝車做半套。

按照市價打折 不同縣市租金落差過大

社宅推動聯盟研究員廖庭輝指出,「租金可負擔」是社宅核心價值,依照「身分別」計算租金,會出現不同所得繳相同租金的「垂直不公」,衝擊低薪青年與邊緣弱勢;租金採市價打折,造成不同縣市社宅因市場租金落差過大的「水平不公」,即便中央提出綜合方案,卻像拼裝車,既未解決原先財稅資料不足問題,又漏接弱勢。

勵馨基金會林口服務中心主任李玉華說,政府想只看身分不看收入,卻連如何區分身分間的弱勢程度都說不明白,更忽略個案的實際支出成本。

立委批評懶政 「包租公談居住正義」

民眾黨立委黃珊珊說,內政部為避免補貼「假窮人」,以身分一口價訂出社宅租金補貼標準,是「以技術問題推翻原則」的偷懶藉口,讓真正經濟弱勢無法接收補助,「社宅租金若無法讓人民負擔,政府就只是帶頭當包租公,還談什麼居住正義?」若不能落實照顧弱勢,社宅蓋再多也沒用。

國民黨桃園立委牛煦庭質疑,許多弱勢邊緣人,收入可能跟低收入戶一樣,卻因繼承親人的共同持分土地,無法申請低收入戶資格。此外,內政部雖放寬各地方政府可自行訂定收租標準,但地方興建社宅的非自償性經費補助款仍按中央標準核給,若地方租金低於中央標準,差額仍要地方負擔,變相強制地方配合中央標準訂定租金,即使調漲租金仍然無法彌補資金缺口。

新制社宅租金評定採屋齡「N+十」年,以中古屋方式估價,租金分五級,第一為低收入戶,第二為中低收入戶及特殊家庭等四類社會弱勢,第三依身分別分為身障者等八類社會弱勢。應民團、在野要求,三月底又在第三級新增低於生活費一點五倍者,第四、五級為最低生活費一點五倍至三點五倍。

低收入戶 內政部 包租公 居住正義 牛煦庭 社宅 社會住宅 租金補貼 賴清德 身障者

延伸閱讀

信義區社宅電梯進水故障36小時 蔣萬安承諾租金補償

403地震災區低收入戶創業利息補貼 5年最高領30萬

生2胎優先住社宅 桃園今年再提撥16戶鼓勵生育

板橋都更448戶社宅僅回饋17戶 民代呼籲都更應為民眾謀福利

相關新聞

社宅租金依「身分別」作基準 不同所得可能繳相同租金

台灣居大不易!賴清德總統承諾落實居住正義,續推社會住宅以百萬戶為目標,要打造台灣成為悠然過活的地方,但內政部卻修改社宅租...

受暴單親媽租社宅 3萬薪租金占一半

明亮的客廳擺著小小的電視、簡陋的家具,對越南新住民「珊珊」來說已是最幸福的所在。她曾有八年光陰,帶著一雙兒女躲進短期庇護...

社宅租金新制挨批 劉世芳:分級制度可行將再檢討改進

內政部歷時兩年多推出新版「社宅租金分級原則」草案,規畫七月上路,擬採身份別市價打折方式,盼能擴大照顧弱勢,但民團質疑,此...

回響/社宅租金分級 內政部研擬配套助弱勢

聯合報今天推出「社宅租金分級不公」專題報導,點出社宅租金收費新制恐讓弱勢被漏接。內政部今指出,現行草案預計提供低收、中低...

迴響/社宅租金新制挨轟不公 民團將訪劉世芳為弱勢請命

聯合報今天推出「社宅租金分級不公」專題報導,點出政府社宅租金收費新制分級不公,讓弱勢成為被制度漏接的邊緣人,內政部允持續...

辨識「隱形弱勢」 學者:依所得搭抽查

新版社宅租金分級草案以身分作為收租依據,專家直指,弱勢型態不只中低收入戶、原住民等經濟和身分類別,也有許多「隱形弱勢」,...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