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研加速關鍵零組件轉型 驅動工具機低碳智造

【作者: 陳念舜】
延續多年來台灣工具機暨零組件產業發揮中部聚落優勢,不僅成立M-Team聯盟深化中衛體系聯盟;並在工業4.0、AIoT時代加裝智慧元件,以協助蒐集邊緣運算所需真實數據;以及為了追逐淨零碳排目標,落實以大帶小策略,提高工具機生態系價值。
其中因應全球智慧製造趨勢以及創新應用需求,在美國總統川普二度上任後,將續推動如鑽探油氣能源及國防軍工、航太等精密加工領域發展,促進高階大型五軸、複合加工機種商機。
根據2023年由台灣工具機暨零組件工業同業公會(TMBA)偕同財團法人精密機械研發中心(PMC),自2024年度開始攜手產、學雙方,共同投入開發「工具機智慧零組件關鍵技術」。並針對台製關鍵組件智慧化的性/價加值議題,邀集6大關鍵組件及整機廠業者為期數週的集思廣義下,彙集並列出工具機業界至今極為關切的智慧化議題,及其意欲跨越的挑戰門檻。
除了藉此提升零組件性能,以推動台製產品往高階工具機定位邁進;進而整合硬體設計與智慧化模組,以替代進口零組件為目標,分別在零組件和整機加工應用上加入智慧化功能,包含:自適應、監控、預測診斷等在產業落地。另透過建立性能驗證與標準化測試平台,持續進行工具機零組件可靠度驗證,促進台製工具機掌握高可靠度、高值化等優勢。
替代進口智慧主軸 加速導入高階複合工具機加值
其中基於現今高階複合加工機,必須搭配長度較短、具備高轉速及轉矩特性的主軸,卻往往因為台製品的剛性與散熱不佳,無法針對緊密空間找出客製化最佳設計,導致台灣工具機廠商多數仰賴進口,不利於售後維修服務。
零組件廠也因為在產品優化設計過程中,須將(軸承跨距)剛性與(流道參數)散熱優化分開分析,難以綜合考量兩者之間的相互影響,常須要多次迭代計算才能找到平衡,導致客製主軸開發設計及測試週期時間,往往長達9個月。
直到2024年起由PMC引進「內藏式主軸流固耦合設計最佳化分析」技術,發展台製高效客製化主軸,將同時計算不同參數與剛性、溫度敏感度的關聯性,快速針對工具機廠目標需求調整參數,有效提升剛性37%、降低溫度12%;進而增加主軸剛性及散熱效率,減少加工中振動,而提高加工品質及效率。進行工具機零組件可靠度驗證,促進台製工具機掌握高可靠度、高值化等優勢。
【欲閱讀更豐富的內容,請參閱2025.03(第111期)高值化工具機智動化Smart Auto雜誌】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