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北捷持續調整班距!乘客落軌全身挫傷、斷腿 急送馬偕醫院治療

高中生地震預警App爆紅未獲授權 氣象署主動聯絡了

單對乙太網路步入工廠車間

圖1 : 工業 4.0 對工業網路提出了新要求(source:onsemi)
圖1 : 工業 4.0 對工業網路提出了新要求(source:onsemi)

[作者 Arndt Schuebel]

在開發全新數據通訊協議時,通常關注的重點是進一步提高數據速率。然而,要確保工業和樓宇自動化應用中的許多感測器和執行器正常運行,需要的不僅僅是更快的數據速率而已。

這些「邊緣」設備目前使用大量的傳統多點通訊協議進行互聯,使得原始設備製造商(OEM)支持這些設備將面臨更複雜的境況,並且成本隨之增加。為此,IEEE 成立了一個工作小組,研究短距離聯網技術如何通過單對乙太網路(SPE)線纜實現 10 Mb/s 的數據速率,以滿足工業 4.0、汽車以及其他市場領域的需求。

這一切最終促成了 2019 年 IEEE 802.3cg 標準的發佈,現在該標準為「邊緣」應用帶來了SPE的優勢。在本文中,闡述開發10BASE-T1S(基於這一新標準的 SPE 短距離版本)發展的驅動因素,然後介紹安森美(onsemi)全新乙太網路收發器的功能,該收發器可為工業自動化、樓宇自動化和以及其他應用提供10BASE-T1S的優勢。

設置工業 SPE的應用場景

儘管當前某些點對點類型的單對乙太網路能夠快速提供(並超越)工業應用所需數據速率,但現有的多點類型無法提供移動機器人和執行器所需的確定性,做到近乎即時回應輸入。這是因為這些類型使用載波偵測多重存取與碰撞偵測(CSMA/CD) 來調節對多點網路中共享介質(線纜)的訪問。

CSMA/CD存在數據衝突引起的隨機延遲,因此無法保證設備能夠在規定的時間間隔內傳輸數據並與接收器可靠的通訊。為解決這一缺點,目前開發出一種用於 10BASE-T1S 的介質訪問控制調節新方法。

10BASE-T1S 是一種網路協議,旨在通過長達25 m的線纜以高達10Mb/s的速率實現多點數據通訊。物理層衝突避免(PLCA)可保證半雙工多點網路中的最大延遲。PLCA傳輸週期從協調器節點(節點 0)發送信標開始到其他網路節點同步結束。發送信標後,傳輸選擇權就會轉發至節點 1。如果該節點沒有要發送的數據,選擇權就會轉至節點 2。此過程會一直持續到每個節點都獲得了至少一次傳輸機會 (TO) 為止。然後,協調器節點會通過發送另一個信標的方式重新啟動傳輸週期。

為防止節點阻斷匯流排,每個傳輸機會只允許傳輸一定數量的幀,取決於突發模式設置控制,默認為每個傳輸機會(TO)1幀,但也可以設置為每個TO 128幀。匯流排不會出現任何數據衝突,因此吞吐量不會受到任何影響。

【欲閱讀更豐富的內容,請參閱2023.5第91期智動化Smart Auto雜誌

半導體自動化(2023.5第91期)
半導體自動化(2023.5第91期)

延伸閱讀

合法工廠停工 房屋稅減半

矽品精密二林廠徵保全開出月薪4萬元 網笑:不想種田了!

影/郭台銘談起家厝爭議 發展經濟才是全民心聲

高雄工廠暗夜祝融敲門 消防出動22車緊急灌救

相關新聞

落實馬達節能維運服務

迎接這波來勢洶洶的綠色通膨浪潮下,就連鮮少調漲的住商用電也無法倖免。惟若對於近年來持續投入開發再生能源、高能效馬達等節能減碳設備軟硬體和系統整合商而言,則可望將之深入智慧城市建築、產業應用,未來甚至還可望加速AI、Digital twins落地,掌握設備維運服務商機。

馬達自動化系統加速節能

根據能源局統計,目前在台灣工業部門約占總用電量一半以上(56%),馬達驅動系統又占其中64%;若再加入廠區既有的廠務設備,涵括:空壓機、廢水及排氣處理的泵浦、空調系統的冰水機等驅動馬達,恐將達到70%;甫於2023年落幕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8次締約方大會(COP28),更要求實現2030年能效倍增目標,顯見透過馬達增效、節能減碳已刻不容緩!

機械產業白皮書勾勒10年藍圖

面對近年國內外政經情勢快速演變,機械公會在今年初與工研院合作發表新版《台灣機械產業白皮書》,並勾勒出了2035年機械產業的發展情境及目標為:產值倍增突破3兆、附加價值率達到35%以上、與人均產值新台幣600萬元的10年藍圖。

IPC引AI、資安盼觸底反彈

儘管因疫情期間遠距作業需求不再,加上總體經濟景氣低迷,都讓2023年台灣IPC產業盡力去庫存、大廠營收普遍不佳。所幸隨著人工智慧(AI)話題興起,促使業者分別投入邊緣AI算力和應用發展,進而打造軟體平台練功、提升OT資安實力,可望能觸底反彈。

加入AI更帶勁!IPC助益邊緣運算新動能

隨著AIoT架構不斷的擴展,再加上AI技術的持續成熟,邊緣運算結合人工智慧技術的「邊緣AI」開始成為市場的新寵,為邊緣運算技術帶來新一波的動能,而IPC更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工具機數位分身 實現AI智造願景

數位分身可以預測機器的運作狀態,透過結合實際機器運作資訊,最大限度地發揮實際系統的性能。此外,還能更精確地掌握因故障、壽命終止等原因進行維護的時機,實現機械系統更好的運作。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