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股下跌274點收19,857點 台積電跌17元收766元

中正一分局傳槍響 37歲警頭部外傷意識不清送醫

特斯拉被老謝說完「大勢已去」卻飆漲…真有其指標?專家曝8點原因

製造業的ESG永續策略

圖1 : ESG涵蓋範圍
圖1 : ESG涵蓋範圍

[作者 季平]

台灣企業逾90%為中小企業,對於疫後才積極「數位轉型」的業者來說,剛拉近「零與一的距離」又得馬不停蹄地追趕永續ESG腳步,尤其製造業在工業4.0、綠色製造、綠色燈塔等浪潮下,有不得不綠的壓力。

全球約137個國家宣示淨零,逾700家大型企業提出淨零宣言,如蘋果(Apple)、微軟(Microsoft)、沃爾瑪(Walmart)、NIKE及台積電等。台灣企業逾90%為中小企業,對於疫後才積極「數位轉型」的業者來說,剛拉近「零與一的距離」又得馬不停蹄地追趕永續ESG腳步,尤其製造業在工業4.0、綠色製造、綠色燈塔等浪潮下,有不得不綠的壓力。

ESG由聯合國提出,做為評估企業是否符合永續發展目標的三項指標:環境(Environmental)、社會(Social)及公司治理(Governance)。未來評估企業優劣的標準不只財報數字,還有ESG,企業唯有擬定適合的ESG策略,才能適者繼續生存。

環境成為風險議題 綠色風潮席捲全球

歐盟早在2020年規定,500名員工以上企業需揭露環境、社會及治理(ESG)績效,該項指令於2023年擴大適用於員工達250名以上的企業。為達成2050年淨零碳排永續目標,全球企業紛紛走向碳排揭露、制定碳權與碳價,以及收取碳稅之路。歐盟早於2021年7月公佈「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根據歐盟排放交易體系(EU ETS)的碳交易平均價格制定碳價,未來也將針對未遵守規定的進口產品課稅,2022年起試行。

台灣環保署長張子敬指出,最快2023年訂出每公噸收取碳費的金額並開始徵稅,考量2.5萬噸以上企業的排碳量占比逾80%,將以2.5萬噸為標準「試辦」,建立分級制度,中小企業仍有緩衝期。雖然緩執行,對於碳關稅上路,仍處於懵懂階段的台灣多數中小企業不免焦慮,因為未來碳盤查、課稅或認證範圍包含機台轉換、廠房綠化、綠建築、淨水循環等面向,如何在短時間內徹底變綠,考驗各家業者的應變力、執行力與財力。

產業現實:不夠綠、不夠ESG 等著被消失!

為了與國際接軌,台灣國發會已公佈「2050淨零碳排路徑規劃」,金管會與相關部會則於2022年公佈「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路徑圖」,要求所有上市櫃公司於2027年前完成溫室氣體盤查、2029年完成溫室氣體盤查查證等項目,並於2023年起分階段進行,如資本額100億元以上的上市櫃公司、鋼鐵及水泥業需完成碳盤查,估計全台約有19萬家中小型業者受到衝擊,尤其與國外大廠供應鏈有關、外銷歐盟地區為主的企業壓力更大,產業擴及電子、鋼鐵、金屬製造、紡織、運輸、食品等業。

勤業眾信《#2022氣候變遷行動總盤點(Deloitte’s 2022 Climate Check Survey)》調查顯示,逾80%企業領袖認可投資永續具備長期經濟效益、近70%正在執行氣候減緩或調適策略,另有近40%的組織持續加速永續作為。反觀台灣,中小企業家數近160萬,逾全體企業的98%,尤其製造業是用電大戶,如何綠化,搭上ESG永續潮流?

勤業眾信2022年11月發佈的《永續轉型應變之道:新世界秩序下的氣候政策》報告提出三項建議:深化國際或在地供應商之間的合作、提高供應鏈韌性,同時評估供應鏈資源配置的效益並增加投資。此外,建議企業端善用財務工具與內部碳定價,加速數位治理,建構完備的永續供應鏈。

台北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研究所教授李堅明則指出,國際碳關稅發展關乎台灣的出口競爭力,而碳成本的提升將衝擊產品的價格競爭力,建議企業加強產品碳排放強度的管理與碳足跡監控,或者善用零/負碳科技,如氫能及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CCUS)等,做為淨零策略。或者可以運用雲端替代方案,透過AI所驅動的邊緣檢測機制可以降低能源消耗、提高營運效率、監控及掌握效能,以及減少工作流程。

圖2 : 根據台灣的「2050淨零碳排路徑」規劃,電力碳排放占國內碳排放最大宗,因此「去碳電力」將是首要。
圖2 : 根據台灣的「2050淨零碳排路徑」規劃,電力碳排放占國內碳排放最大宗,因此「去碳電力」將是首要。

【欲閱讀更豐富的內容,請參閱2023智動化年鑑(採購指南)智動化Smart Auto雜誌

2023智動化年鑑(採購指南)
2023智動化年鑑(採購指南)

延伸閱讀

歐盟將課碳稅 產官找對策

華銀轉型 廣招資訊人力

女力崛起!上市櫃公司協會中台灣女力論壇聯合會成立

澤倫斯基:烏克蘭加入歐盟談判今年應展開

相關新聞

落實馬達節能維運服務

迎接這波來勢洶洶的綠色通膨浪潮下,就連鮮少調漲的住商用電也無法倖免。惟若對於近年來持續投入開發再生能源、高能效馬達等節能減碳設備軟硬體和系統整合商而言,則可望將之深入智慧城市建築、產業應用,未來甚至還可望加速AI、Digital twins落地,掌握設備維運服務商機。

馬達自動化系統加速節能

根據能源局統計,目前在台灣工業部門約占總用電量一半以上(56%),馬達驅動系統又占其中64%;若再加入廠區既有的廠務設備,涵括:空壓機、廢水及排氣處理的泵浦、空調系統的冰水機等驅動馬達,恐將達到70%;甫於2023年落幕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8次締約方大會(COP28),更要求實現2030年能效倍增目標,顯見透過馬達增效、節能減碳已刻不容緩!

機械產業白皮書勾勒10年藍圖

面對近年國內外政經情勢快速演變,機械公會在今年初與工研院合作發表新版《台灣機械產業白皮書》,並勾勒出了2035年機械產業的發展情境及目標為:產值倍增突破3兆、附加價值率達到35%以上、與人均產值新台幣600萬元的10年藍圖。

IPC引AI、資安盼觸底反彈

儘管因疫情期間遠距作業需求不再,加上總體經濟景氣低迷,都讓2023年台灣IPC產業盡力去庫存、大廠營收普遍不佳。所幸隨著人工智慧(AI)話題興起,促使業者分別投入邊緣AI算力和應用發展,進而打造軟體平台練功、提升OT資安實力,可望能觸底反彈。

加入AI更帶勁!IPC助益邊緣運算新動能

隨著AIoT架構不斷的擴展,再加上AI技術的持續成熟,邊緣運算結合人工智慧技術的「邊緣AI」開始成為市場的新寵,為邊緣運算技術帶來新一波的動能,而IPC更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工具機數位分身 實現AI智造願景

數位分身可以預測機器的運作狀態,透過結合實際機器運作資訊,最大限度地發揮實際系統的性能。此外,還能更精確地掌握因故障、壽命終止等原因進行維護的時機,實現機械系統更好的運作。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