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SIRI智慧製造指數將對亞洲製造業帶來什麼影響?

[作者 蘇翰揚]
近來,在地緣政治風險巨變,加上疫情與通膨壓力下,許多製造業者積極投入智慧製造與重新部署供應鏈,這給了新加坡一定的機會:東南亞是許多國際製造業者的佈局重點之一,而新加坡除成為製造業進入東協市場的入口,也朝向發展高階智慧製造中心邁進。.
若以國家規模而言,新加坡並非大國,但該國政府善用地理位置優勢,透過前瞻技術研發與高質量人才,將自身轉變為全球貨運中心與金融重鎮,進而成為外商在亞洲設立總部的選擇之一。近來,在地緣政治風險巨變,加上疫情與通膨壓力下,許多製造業者積極投入智慧製造與重新部署供應鏈,期望能趨吉避凶,由於中國本身供應鏈聚落完善,業者在搬遷時尚需時間佈局,這給了新加坡一定的機會:東南亞是許多國際製造業者的佈局重點之一,而新加坡除成為製造業進入東協市場的入口,也朝向發展高階智慧製造中心邁進。
跟隨趨勢對於小國而言並非安全,而是應要走在趨勢之前,甚至制定標準,引導趨勢才能讓大國刮目相看。自從2016年美中貿易衝突以來,各國政府的重點從服務業轉向製造業,鼓勵在地生產與供應,美、中、德、日、韓皆具備完整的腹地與基礎建設,業者回到當地設廠並無大礙,但對新加坡而言又是另番光景,雖然具備完整基礎建設,加上製造業佔該國GDP比重21%,但受限於領土狹小,不易吸引國際製造業大規模設廠,為突破此一困境,除了成立「東南亞製造聯盟」,整合馬來西亞與印尼的龐大腹地吸引業者進駐外,也推出國際化的「SIRI智慧製造指數」,供企業衡量自身數位轉型的概況,這對製造業而言將會產生什麼影響?
新加坡成為區域智慧製造中心的條件字
相較於其他製造業大國,新加坡缺乏重型工業,多以輕型製造業為主,因此相當仰賴數位技術,特別是積層製造(3D列印)、機器人,與數位分身協助製造業進行客製化、少量多樣的生產。積層製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AM)為透過數位化加法製造方式,將3D設計資料進行2D離散化,再將此離散資料分層製造堆疊成3D元件。
由於當前企業對於複雜外型、網格形狀、內部孔道等設計需求提升,傳統加工製程方法無法一次加工完成,需藉由拆解成多件元件設計,分別進行加工後,再予組裝,導致工時冗長,且結構設計強度可能不若預期。
當前積層製造技術在使用材料、陶瓷、金屬及複合材料,可應用在汽車、航太零件、橡塑膠模具,大幅提高競爭優勢。常見的積層製造技術如粉床熔融成型(Powder Bed Fusion)、黏著劑噴塗成型技術(Binder Jetting)、疊層製造成型技術(Sheet Lamination)、直接能量沉積技術(Directed Energy Deposition)等。
【欲閱讀更豐富的內容,請參閱2022.9月(第84期)馬達與減速機驅動 節能減碳上路智動化Smart Auto雜誌】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