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射箭再畫靶 北檢遭法院狠打臉

台北地檢署指控前總統馬英九主導賤賣國民黨產,起訴書多達七六二頁,還批馬「使暴利盡入他人私囊,當然成立犯罪。」如今被台北地方法院狠狠打臉,讓「天下第一署」顏面無光。馬英九出售黨營媒體兌現政治承諾,彰顯政媒脫鉤的「民主價值」,檢察官拿做生意盈虧的「商場價錢」控訴犯罪,不但無法說服法官,也讓選擇性辦案、政治追殺的質疑揮之不去。
北檢是全台首屈一指的龍頭地檢署,檢察官多為精兵悍將,偵辦刑案多採「嚴格證明法則」,超過九成以上的重大案件一審都判決有罪。當年起訴馬英九後,蒞庭公訴團隊也派出偵辦黑金案件的主任檢察官及檢察官,如此大陣仗最終仍無法說服法官,顯示當初起訴證據不足,甚至未達起訴門檻就逕行起訴。
證交法背信罪違法要件要發生實質不利益;當時廣電法上路在即,身為黨主席的馬英九如果怠慢,媒體可能充公,他解決黨媒交易,談不上為黨爭到福祉,但至少減低損失。特偵組原以查無不法將全案簽結,北檢卻憑藉搜索中投公司所查扣的三百片會議光碟,解讀馬英九有犯意,但擁有法律博士學位的馬英九,會傻到請汪海清留下犯罪的證據嗎?
三中案交易時空環境,有兩黨暗鬥的政治背景,一如即期下架前的食品,賣價會變得便宜,快熟透的水果,再不拋售就會爛掉;馬英九把握最後機會出售黨媒,讓政黨退出媒體經營以符合廣電法規定,檢察官卻認為馬造成黨幾十億元損失。
馬英九認同政黨退出媒體理念,且說到做到,第四權不能為特定政黨服務,民主進程再往前一步,其間金錢來往,豈能以普通商業事件看待。正如三年前法官閱卷後曾詢問檢察官「你們認為應該怎麼賣?」似已透露判決無罪的心證。
民進黨高舉正義大旗,通過不當黨產條例、促轉條例,促轉會發生「東廠」事件已引發民眾質疑,如今的三中案從特偵組簽結、北檢重啟偵辦起訴再被法院打臉來看,北檢起訴三中案當然有「先射箭再畫靶」嫌疑,也不無假司法正義之名行政治追殺疑慮。民進黨政府要注意的是,司法追殺不成,恐讓國民黨政治反撲更具正當性。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