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醫療 民團憂面臨3大考驗
再生醫療法昨三讀通過,民間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滕西華不表樂觀,她認為,「問題才正要開始」,必須面臨罰款金額、資訊透明度、子法授權等三大考驗。醫改會執行長林雅惠則點出「遇到醫療疏失時,病家難以舉證」以及「民眾知情權尚未獲得保障」等隱憂。
醫院的罰金偏低
滕西華說,第一項考驗為醫院罰金偏低,再生醫療法規範,非醫療機構執行再生醫療處罰至最高兩千萬元,而醫療機構違法執行,罰最高兩百萬,前者罰金相當重,應很少人敢以身試法,但違規醫療院所最多只罰兩百萬元,相較昂貴的醫療費用,這完全不成正比。
醫病資訊不對等
第二項考驗為在資訊揭露上出現嚴重的資訊不對等,特管辦法上路五年,衛福部直到最近才公布乳癌等部分臨床效果,資訊太少;病人尋求再生醫療時,往往已是病危,投下鉅資卻無法預估療效,「不知是買到希望?還是買到破滅?」
子法需嚴謹規範
第三項考驗為再生醫療法母法通過後,還有十六項子法必須訂定。滕西華呼籲,後續子法及施行細則的訂定,務必設下更嚴謹的監督,立法院應嚴格把關,將子法的「備查」改為「審查」,不要三讀通過後,就撒手不管,全部授權給主管機關(衛福部)訂定。
滕西華指出,再生醫療法只排除人類以外的「異種」細胞,如雞、豬、羊等,並沒有排除「異體」細胞,目前絕大多數國家的再生醫療技術發展,都還在自體細胞階段,而異體細胞源自於患者以外的受贈者,需有更嚴謹規範。
林雅惠表示,再生醫療相當複雜,醫病之間的專業、資訊、權利的落差更大,遇到醫療糾紛時,患者更難舉證因果關係;衛福部應該建立平台,讓民眾可以查詢再生醫療療效、獲得認證的醫療院所名單,否則再生醫療技價格昂貴,病友傾家蕩產後,到底是買到希望,還是以生理食鹽水夾雜的不當醫療行為?
林雅惠強調,再生醫療藏有極高的風險性與不確定性,衛福部上月首度公布特管辦法癌症治療成效報告,卻出現「癌別少、癌期少、資訊更少」等情況,與民眾期待落差太大;呼籲未來應公布詳盡資料,才能作為病家評估醫療決策的重要參考,保障病安權利。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