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國軍酒測值超標…雷達站士兵酒駕遭攔檢送辦 恐遭汰除

東北季風明起發威!北台灣本周兩階段降雨 最低溫僅剩21度

派系治國 人民如何「信賴」?

【文.張淯】

台灣媒體最近追逐柯文哲因京華城容積獎勵案疑涉圖利罪、違背職務收賄罪鬧熱滾滾,卻忽略執政的民進黨賴政府兩個爭議的人事案也大有問題。

賴清德總統治下的卓榮泰內閣重用親信,與過去民進黨執政派系共治最大的不同就是「政治分贓」變本加厲,派系酬庸色彩更加鮮明。最近賴政府發布交通部長陳世凱,以及提名姚立明擔任司法院副院長,兩人都是總統大選競辦成員,前者是競選總部發言人,後者則是競選總部主任委員皆是如此。然而爭議可不小。

賴清德總統520任用一批競辦成員和親信,包括:卓榮泰、鄭麗君、潘孟安、李孟諺、陳金德、陳世凱、羅文嘉、何志偉……雖說打下江山論功行賞是人之常情,但是交通部長李孟諺被爆婚外情下台後,遞補者任用非交通專業的陳世凱,這就不得不讓人質疑是用人「唯才」,或是「不才」,還是派系酬庸沒有底線?

交通部掌管全國交通事業,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上航行的,甚至是看不見的電信和網路基礎建設,包羅萬象、無所不包,涉及這麼多元專業的領域,掌舵的部長至少要沾上一點點相關專業吧,否則從政次、常次升任,至少相關業務也不致生疏吧。賴政府不此之圖,把520接任政院發言人的陳世凱提拔升官三級跳,高升交通部長的用人邏輯,台灣圈全一臉懵了。

根據交通部官網簡介,部長陳世凱係東海政治系(91)、國立台北科技大學經營管理EMBA專班碩士(111),政治經歷只有台中市議員,再來就是520後擔任行政院發言人。可以這麼說,以本質學能而論,2022年才取得EMBA碩班,缺乏管理實績,絕無可能擔任交通部長,唯一的原因就是賴清德競辦、新潮流(中流)的緣故,中流向來不如北流、南流壯大,中流大阿哥、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這次立委選舉遭民眾黨蔡壁如強力挑戰,差一點翻船,陳世凱能在民進黨派系卡上交通部長,可謂跌破眾人眼鏡。

當然,卓榮泰、陳世凱接受媒體訪問時說,過去100天擔任行政院發言人,熟悉新政府業務內容和地方交通業務……。這就把台灣人民當傻子了,擔任100天的行政院發言人,參加幾次行政院會,即使天縱英明「智商157」,也不可能養成一位交通部長,卓揆這不是睜眼說瞎話嗎?況且,「智商157」也實在不怎麼高明,不是嗎?

再說,前立委姚立明近20年來最為活躍的是選舉舞台,不是學術舞台,從政後在倒扁運動、選舉造勢活動、擔任綠媒電視名嘴……最近一篇掛名論文已經是9年前的事了,按理說,能擔任司法院大法官者,應是人孚眾望、高山仰止的學術大儒,但姚立明顯然不符合司法院組織法第 4 條,大法官應具有的六項資格中的任何一個條件,唯一的理由就是擔任大選期間的賴清德競選總部主任委員,一樣凸顯賴清德用人唯親信的問題。

國家人才的培育必須長期培養,賴總統用人唯親信,卻不考慮專業能力和職司獨立行使職權的性質,派系酬庸、派系治國好不好,在此舉個例子,前宜蘭縣長、新系的林聰賢,2017年2月因任內濫發農地農舍建照惹議,提前卸任入閣,當時蔡英文總統的林全內閣提供衛福部長、農委會主委、勞動部長三個職位供其選擇,好個政治奇才竟能跨三個不同的專業領域,由於爭議太大,勉強屈就農委會主委,最後因農產品供銷失調下台,民進黨還是給了畜產公司董事長位子,最後爆出「巴西混蛋」奇葩案件再度下台。

派系治國,用人唯親、唯賴,只是爭議的人必會闖禍,歷史總是驚人相似,不是嗎?只為了酬庸競選班底,陳世凱壓得住陣腳嗎?姚立明又孚人望嗎?

延伸閱讀

卓榮泰:有些政權利用本身不民主 破壞民主

花蓮再獲2億元救觀光 業者盼五月天歌迷多停留幾天

卓榮泰:願與民主國家分享經驗情資 學習面對假訊息

花蓮北向鐵公路因蘇花坍中斷 交長允串連建告警系統

相關新聞

台灣民兵「泡沫化」

2024年9月26日賴清德總統召開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首次會議,與會代表規模龐大包括:宗教界的慈濟、中國佛教協會、玉山寶光聖堂、基督教長老教會,科技界的資安專家、台灣駭客協會、趨勢科技,以及民防推廣組織壯闊台灣聯盟、黑熊民防教育協會、台灣民主實驗室,甚至全聯董事長林敏雄也入列。賴總統會後宣布將計畫培訓40萬民兵,必要時投入支援軍事行動,台灣彷彿真的成為外媒所形容全球最危險的地方。

美國人「電」賴清德 賴「電」藍白合

立法院第二會期開議前,賴清德總統宴請黨籍立委餐敘,和第一會期前的餐敘相同的是,賴總統親頒軍令狀,團結對抗藍白在野黨;不同的是這次51席綠委有12人缺席,出席率僅7成6,創下新低。政論媒體人郭正亮指出,賴清德任用親信陳世凱擔任交通部長犯了派系眾怒。

派系治國 人民如何「信賴」?

台灣媒體最近追逐柯文哲因京華城容積獎勵案疑涉圖利罪、違背職務收賄罪鬧熱滾滾,卻忽略執政的民進黨賴政府兩個爭議的人事案也大有問題。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