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的歐洲盟友正在流失

【文.江裴浚】
由於國內的政治競爭壓力,歐洲各國對於烏克蘭的援助力道逐漸減弱,烏克蘭與鄰國的穀物衝突也讓自身處境更加艱難。
烏俄戰爭已逾500多天,自烏克蘭被入侵的第一天起,波蘭、愛沙尼亞、斯洛伐克等歐洲國家的政府一直是烏克蘭的盟友,除了提供武器和接收難民,它們還是還是歐盟中最有力的援烏倡議者,推動法國、英國等歐洲強權對俄羅斯採取強硬路線。
美媒《政客》報導,但隨著烏克蘭的盟國執政黨的連任壓力逼近,加上歐盟各國對於未來烏克蘭的加入感到緊張,它們對於烏克蘭的支持開始動搖。
最顯著的例子是波蘭,其總理莫拉維耶茨基(Mateusz Morawiecki)基週三宣布將停止向烏克蘭提供新武器,波蘭與烏克蘭的穀物出口衝突急遽升溫,波蘭為保護本國農民,開始單方面禁止烏克蘭穀物進口,烏克蘭也向世界貿易組織提起訴訟以示反擊,保加利亞的自由戰略中心(Centre for Liberal Strategies, CLS)學者克拉斯特夫(Ivan Krastev)說:「烏克蘭意識到,他們不是與波蘭接壤,而是與波蘭的選舉接壤,就目前而言,波蘭的十萬張農民選票比烏克蘭的損失更重要,我們將在許多地方看到如此情形發生。」
另一個與烏克蘭有穀物衝突的鄰國匈牙利,其總理奧班(Viktor Orban)是堅定的疑歐論者,過去曾多次反對制裁俄羅斯,也反對提供烏克蘭金援,先前甚至傳出從俄羅斯秘密轉移一批烏克蘭戰俘,毫不掩飾親俄立場。
斯洛伐克是一直是烏克蘭的強力支持者之一,但在本月30日的議會選舉結束後,可能會成為疑歐派國家,其前總理勞勃·費佐(Robert Fico)表示,若他所屬的「方向—社會民主黨」成為聯合政府的一部分,將不會再向烏克蘭運送武器,費佐此次以親俄反美作為競選主軸。
烏克蘭在歐洲的最堅定盟友是同樣與俄羅斯交惡的愛沙尼亞,其總理卡拉斯(Kaja Kallas)曾公開表態烏克蘭加入北約與歐盟。於今年初的大選,即便右翼反對黨試圖利用物價上漲的民怨,阻止愛沙尼亞接受烏克蘭難民,但卡拉斯所屬愛沙尼亞改革黨(Estonian Reform Party)對烏克蘭的態度始終如一,支持開放、友好、歐洲思維,呼籲斷絕與俄羅斯的經貿往來,但卡拉斯的丈夫在今年8月被爆出嚴重醜聞,她的丈夫持股的一間公司仍與俄羅斯保持貿易,自此卡拉斯的挺烏呼聲漸弱。
即便挺烏不再是全歐共同的政治正確,但可以肯定的是,烏克蘭在歐洲依然有很多強有力的支持者,如立陶宛、拉脫維亞、羅馬尼亞、瑞典與芬蘭,部分學者也認為波蘭和斯洛伐克已經無多少武器可交付,其支持的重要性對烏克蘭而言不如以往。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