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柯文哲存款比去年多288萬元 陳佩琪也驚訝給答案

4名總統候選人聲量持續低檔 賴清德「民調6%」引起網友熱議

圖/獨家報導編輯部
圖/獨家報導編輯部

【文.楊雪妍】

近日屏東大火的新聞仍是大眾熱議的焦點,影響所及4名總統候選人聲量持續在低檔,聲量最高的賴清德,也只在15000左右,值得注意的是最新民調賴清德「民調6%」驚天逆轉。根據QuickseeK 總統大選每日情報總統候選人聲量排名,9/24到9/25的潛在候選人聲量排名賴清德第一名,聲量是15,251,第二名是侯友宜,聲量是13,776,第三名是柯文哲,聲量是8,435,第四名是郭台銘,聲量是2,921。

根據 QuickseeK的調查,總統候選人聲量排名賴清德位居第一名,主要是TVBS 新聞的FB在討論「民進黨下台?賴清德「民調6%」驚天逆轉 「他」59%奪冠」,這個新聞一出,引起網友熱議,討論聲量有3310筆,網友表示「投票結果才是真的 心存善念 盡力而為」、「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好喔 投柯」。

而總統候選人聲量排名第二名的侯友宜,主要是TVBS 新聞的FB在討論「侯友宜挨轟落跑 朱立倫反酸賴清德「711」天天選舉沒請假」,這個新聞一出,引起網友熱議,討論聲量有2237筆,網友表示「自己雙標,罵的比別人還大聲!」。排名第三名的柯文哲,主要是ppt的Gossiping在討論「拋政治3原則!柯文哲:未來總統第一是不要貪汙」,這個新聞一出,引起網友熱議,討論聲量有403筆,網友表示「支持柯p當總統,以後官員都要早起了」。第四名的郭台銘,主要是TVBS 新聞的FB在討論「郭拋2030全面電動機車 經濟部:要花1.2兆」,這個新聞一出,引起網友熱議,討論聲量有392筆,網友表示「我就熱愛油門聲,不想換」。

《獨家報導》第1225期+第1226期 大佛心印直了成佛 最強開運攻略秘笈歷年來超震撼曝光 妙天禪師首度公開高階禪法
《獨家報導》第1225期+第1226期 大佛心印直了成佛 最強開運攻略秘笈歷年來超震撼曝光 妙天禪師首度公開高階禪法

延伸閱讀

侯友宜請假參選開始起跑!排9行程首站龍山寺

目標賣向全世界 賴清德:強攻電動機車

民進黨批侯友宜落跑 侯辦:賴清德才用上班時間跑選舉

賴辦指副總統沒有請假問題 國民黨:可花公帑跑選務?

相關新聞

胖妹胖弟看過來!醫師教你逆轉代謝症候群 過5成圓圓有改善

代謝症候群是一種慢性病,罹患代謝症候群的病人後續發生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的風險,比一般民眾高出2至6倍,因此由醫師找出健康檢查數值異常民眾,幫助民眾掌握代謝症候群的危險因子(腰粗、肥胖、吸菸、不運動、不健康飲食),教會病人疾病自我管理的方法,是控制疾病進展的重要關鍵。

蔡總統的逗貓棒

蕭美琴,她是台灣史上第一位女性駐美大使,在美期間曾說要用「戰貓外交」對抗中國的戰狼。蕭美琴愛貓也把這個愛好傳給了蔡英文總統,讓總統官邸成了貓狗的快樂天堂。

國戰會論壇/民進黨「抗中保台」三種套路 還行得通嗎

2024年總統大選只剩下40天,以目前的情勢觀察,最後恐將回歸「藍綠對決」的歷史輪迴,國民黨目前主軸鎖定民進黨的貪腐弊案,要將「討厭民進黨」聲量催化出來。而民進黨依舊透過執政優勢擦脂抹粉,最後勢必祭出「本土路線」的意識形態,拉高藍綠親中、抗中的「仇恨值」,最後勝負恐在人民的一念之間。

新北推永續農業 增加逾148萬碳匯收益

今(5)日是世界土壤日(World Soil Day, WSD),旨在宣傳健康土壤重要性及重視土壤可持續管理,在永續農業的發展下,減少對土壤的壓力除了能避免造成土壤退化外,更具有增進土壤碳匯的新時代意義,新北市農業局透過多項行動,增加超過148萬碳匯收益。

銘傳大學牽線 韓國忠清南道率團來台與新北合辦社福國際論壇

由新北市社會局與銘傳大學、韓國忠清南道社會服務院,於日前聯合舉辦「2023韓國與台灣社會福利國際論壇」,並簽署合作備忘錄。在論壇中忠清南道分享韓國兒童照護政策的現況及挑戰,如少子化與高齡化趨勢、城鄉差距資源分配等現況,要如何克服與努力,和新北市似乎雷同。新北市則分享培力兒少參與政策規劃,讓政府聽取兒少意見與交流等經驗。透過論壇,臺韓雙方彼此深入了解,並相互借鏡學習。

學甲多功能動物保護教育園區動土 期望成為地方亮點

為解決學甲地區人犬衝突問題,臺南市農業局動保處規劃多功能動物保護教育園區,選址於荒廢閒置的學甲第六公墓原址。經過多年與當地居民、專家學者的溝通與設計,該園區於112年12月5日舉辦動土祈福儀式,祈求工程順利進行。預計於114年12月完工,該園區將優先收容學甲在地遊蕩犬,同時提供寵物公園化設計,供在地居民休憩運動。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