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冷眼集/前瞻轉彎 凸顯政策錯誤

當初重中之重的軌道建設 如今變次要建設?
立法院日前甫通過前瞻2.0預算,國發會昨天卻宣布,蔡政府原本列為前瞻重中之重的政策方向大轉彎,占比近半的軌道建設預算瞬間腰斬,宛如次要建設;反倒是數位建設和城鄉建設大躍進,兩者合計預算占比百分之四十五,從預算突飛猛進的程度來看,數位和城鄉建設的重要性似乎已超越軌道建設。
蔡政府當初大張旗鼓推動軌道建設,時任交通部長賀陳旦宣稱,在民國一○六年至一一三年執行期間,預計平均每年可創造達二點一萬至二點六萬人的工作機會,可帶來國內產值約七千億元,並促進產業轉型與升級。
除了創造經濟效益,蔡政府更大肆宣傳,目標是「八年以後,不必再羨慕日本」,完善的交通系統,是要縮短城鄉差距,對整個國體規畫是有意義的事情。
不過,體檢前瞻計畫1.0已執行的三三○○億元預算,軌道建設只動用五八二億元,僅占一成八,和當初匡列規模相去甚遠,預算執行率明顯不彰。在地方財政窘困下,後續的軌道建設更顯捉襟見肘,暫緩軌道預算或許是明智之舉。
國發會大幅修訂前瞻預算的分配比例,從正面角度來看,政府因為時空背景的不同,動態調整預算使用的輕重緩急,尤其數位建設影響台灣未來的產業和國家競爭力,的確需要政府投入資源。問題是,今日國發會之是,正凸顯當年行政院力推前瞻之非,證明當初政府口口聲聲表示軌道建設之必要,禁不起檢驗。
特別預算之所以特別,在於必須符合是國家經濟重大變故、重大災變等因素,當時將軌道建設當作前瞻計畫的重點,就遭外界質疑;蔡政府如今調整預算,等於間接證實政策錯誤。不過,前瞻建設橫跨未來四年,蔡政府集中資源在立竿見影的數位和城鄉建設,接下來將有二○二二、二○二四大選,在野黨難免質疑有綁樁之虞,選戰已提前開打。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