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中颱小犬增強!明晨影響東南部陸地 氣象署最快11時30分發陸警

亞運滑輪/研究生趙祖政奪金牌!台大師開心發文「認識他時,是個11歲小屁孩」

監院查MeToo陳宗彥接受性招待 被批拖案無下文

「踏浪踏浪~擊樂島」 2023豆莢寶寶兒童音樂會8月全臺巡演

【文/MUZIK】

去年「擊樂星球」成功帶著孩子們上太空、發現音樂基礎要素的魅力後,今年的「豆莢寶寶兒童音樂會」將推出全新內容「踏浪踏浪~擊樂島」,從8月19日至11月19日,巡迴臺北、新北、基隆、桃園、新竹、臺中、嘉義、臺南與高雄等9縣市共28場,由「豆莢寶寶DoReMi」帶領大家航向大海,在森林島、派對島、花花島三座島嶼中奇幻漂流,發現音樂串連人心的感動力量。

本次「踏浪踏浪~擊樂島」特別邀請擁有多年兒童劇經驗的呂濟寬擔任編劇與導演,故事開啟於豆莢寶寶DoReMi受邀前往參加「踏浪擊樂嘉年華」,除了擔任演出嘉賓外,更能參觀三座擁有不同擊樂風格的島嶼,沒想到中途遊艇遭遇風浪,三位豆莢寶寶竟然被風浪拆散了,展開了一場海上奇幻漂流!當中DoDo與MiMi各自被喜愛擊樂的島民救起,好不容易會合後,卻發現ReRe有些異樣……究竟豆莢寶寶這次是否能用音樂解決危機,乘風破浪回到溫暖的家呢?有待大家至現場一探究竟!

回顧過往,早在1988年,朱宗慶打擊樂團就舉辦了第一場「兒童音樂會」,在臺灣首創為兒童設計的音樂內容,並打開表演藝術對於兒童節目的想像。面對現今兒童音樂會的眾多選擇,藝術總監朱宗慶表示樂見其成:「這些小小觀眾,未來都會變成臺灣表演藝術重要的喜好者與支持者,甚至成為表演者,亦或在各行各業發光發熱!」

2003年,「豆莢寶寶兒童音樂會」轉由朱宗慶打擊樂團2擔綱演出,該團由臺灣年輕打擊樂家組成,不但在音樂演奏上極具專業能力,更擁有充滿爆發力的能量與熱情,其中不乏小時候看著歷年音樂會長大的團員,把當年的所學所感,轉化成現今的表演養分,更讓朱宗慶打擊樂團推出的兒童音樂會,有著一脈相承的優良傳承。孩子們更能隨著「豆莢寶寶DoReMi」每次的冒險故事,輕鬆接觸到優秀音樂演奏的各種面向,並且跟著角色一同成長,成為一輩子刻於心底、無法取代的美感學習。

【朱宗慶打擊樂團2】2023豆莢寶寶兒童音樂會《踏浪踏浪~擊樂島》 即日啟售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

《MUZIK閱聽古典樂》

《MUZIK AIR古典音樂線上聽》

延伸閱讀

豆莢寶寶兒童音樂會 DoReMi擊樂島踏浪冒險去

APUJAN台灣首間直營店開幕!空間延伸品牌奇幻調性,展現十週年設計成果

APUJAN全台首店入駐NOKE忠泰樂生活 打造白色奇幻場域

兩廳院公布2022售票數據 票價漲百元、四成喜歡單身看戲

相關新聞

索契耶夫攜手郎朗 維也納愛樂11月六訪臺灣

繼去年10月下旬來臺之後、時隔一年,維也納愛樂將由索契耶夫(Tugan Sokhiev)指揮、搭配鋼琴家郎朗,經過全體團員投票決定,於11月1、2、3日,以臺北和高雄的三場演出,為他們今年的亞洲巡迴拉開序幕——這不但是該團自1993年以來的第六次登陸,還是他們第一次聯手獨奏家訪臺——已與維也納愛樂合作近20年的郎朗,帶來聖桑作品,無疑會是本次節目的超級亮點。

脫歐代價高 英國音樂人直面衝擊

英國的音樂家獨立協會(Independent Society of Musicians)日前發表一分名為「付出代價」(Paying the Price)的報告,審視脫歐對該國音樂家造成的影響。

迎接杜達美 紐約愛樂獲資四千萬美元

紐約愛樂宣布,即將接下該團音樂總監的杜達美(Gustavo Dudamel),將於明年4月24日登上春季節慶舞臺指揮演出;樂團共同主席唐騮千、徐心眉夫婦並為此捐給團裡4000萬美元,作為資助其上任的禮物。

波伽利出道將滿30年 紀錄片2024年上市

Entertainment One宣布,將發行知名歌手波伽利(Andrea Bocelli)紀錄片《Andrea Bocelli: Because I Believe》。

「馬克白夫人」歸來 涅翠柯將重登柏林歌劇院

柏林國立歌劇院(Staatsoper Berlin)9月15、17、19、23日上演的《馬克白》,因為由涅翠柯(Anna Netrebko)擔綱馬克白夫人一角,不意外地又遭抗議。院方為此特別發表聲明作出解釋,也重申對烏克蘭的支持。

創立半世紀 瑞典BIS唱片將為蘋果收購

Robert von Bahr創立、甫慶祝50週年生日的瑞典知名唱片公司BIS,將被納入Apple Music Classical旗下,成為蘋果娛樂公司Platoon的一員。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