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非鼠,焉知鼠之樂?實驗發現:愛樂,人鼠皆同

【文/MUZIK】
音樂有著讓許多人自動隨之搖頭晃腦、手舞足蹈的神奇魔力。不過科學家近來發現,老鼠(當然,就是實驗用的小白鼠)同樣會情不自禁地和著韻律點頭,似乎相當沉浸在音樂之中,這也為研究動物心智及音樂和舞蹈的起源,提供了新的取徑。
東京大學副教授高橋宏知(Hirokazu Takahashi)指出,老鼠未經訓練,也沒有預先暴露於音樂之中,天生就有與節拍同步的能力。音樂強烈地吸引鼠腦,對情緒與認知造成很大的影響。
其實網路上各種動物隨音樂鳴叫、起舞的影片多如牛毛,但這篇發表於《Science Advances》的研究,是以科學方式探究這類現象的先驅之一。他們以10隻老鼠為對象,先在老鼠身上裝設無線迷你加速度計,好測量頭部的輕微動作,再分別以原始速度的75%、100%、200%、400%,播放取自莫札特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的選段;另有20位人類志願者也參加了這次實驗。
原本科學家們認為,老鼠們的心律比人類高,應該也會比較喜歡速度更快的音樂,但實情卻是兩個物種腦中的時間常數(time constant)非常接近。一場實驗下來,發現鼠與人同樣傾向與120至140bpm速度的音樂同步——與莫札特原本曲中所設定132bpm的速度相合,這或許顯示,我們對所謂「合拍」,有著共同的甜蜜點——而且鼠與人隨音樂擺頭的節奏也十分相近;而當音樂速度愈快時,擺頭的幅度也會跟著縮小。
高橋認為,這樣的結果表示,這種與音樂拍子同步的能力,應該是取決於腦中的時間常數。
目前這個研究團隊仍在探索旋律、和聲等音樂的其它面向,與大腦動態之間的關聯。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