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管樂器真的是高危險的傳染源嗎

文/MUZIK
歐洲這陣子因為二次疫情的影響,許多歌劇院及音樂廳又進入了關門的狀態,但現場音樂會,特別是在樂團裡的演奏家們,是否真的會形成高風險的傳染源,有一些研究者,發現了有趣的結果。
來自德國兩所大學的研究人員,近期針對音樂家,尤其是管樂演奏者,進行了一項實驗。目前大家都已經認知到,這波新冠肺炎的傳染途徑,主要是以空氣中的飛沫為主。那麼,對於主要是利用口部來吹奏的管樂器來說,是否就會造成令人擔憂的傳染可能呢,尤其是在樂團中,很難能夠保持一定的社交距離。
研究者和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的團員合作,受試者被關在一個密閉的黑暗房間中,在吹奏樂器前,都被要求要先吸入類似電子菸的煙霧,然後透過樂器吹吐出來,藉以觀察其散播的情況。
而實驗的結果發現,多數的管樂器幾本上都能將煙霧阻擋在樂器裡面,散播的範圍都低於2米,像是小號,更是低於1.5米,比許多人預期的都要安全了很多。同時研究人員也針對合唱團員來做實驗,結果即使是在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終曲樂章最激昂的樂段,演唱者所噴出的口沫,也不及1.5米。
不過,這當中還是有一個例外的樂器,那就是看起來最無害的長笛,根據實驗,吹奏長笛時的煙霧擴散高達3米以上,是所有樂器中之最。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