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免費貼圖4款!陳傑憲+自取名字陪你到明年、厭世上班族這一款超好用

颱風天直擊「飼主遛北極熊」!路人嚇傻準備報警 轉身見真面目下巴掉了

台幣猛升值迎史上最甜日幣?他以日本泡沫經濟為例:可能不是好事

【即時短評】賴清德都大登場了 在野須全力阻止民主淪喪

大罷免第三階段昨起拉開序幕,總統府今也宣布,賴總統自明起啟動「團結國家十講」宣講。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大罷免第三階段昨起拉開序幕,總統府今也宣布,賴總統自明起啟動「團結國家十講」宣講。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民進黨鐵了心要靠「大罷免」奪回立法院多數席次,已是赤裸裸的政治現實。這場罷免戰,不再是單一選區的政治檢驗,而是一場由執政黨高層主導、總統親自上陣的「全面性政治清算行動」。目的是清除在野力量、重掌立法權,讓國會再次淪為民進黨一黨獨大、毫無監督的政治機器。

今年2月,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曾語出驚人,稱賴清德總統將會有個「大登場」,親自力挺罷免,屆時整個罷免行動就會「大成功」。當時,綠營內部甚至有親近賴清德的人士信誓旦旦否認,表示賴總統「百分之百不會」如柯建銘所言親自下場,因為總統應該超然,不能淪為政黨罷免工具的代言人。

然而事實證明,柯建銘不是亂講。就在罷免行動進入第三階段,確定投票日期之際,總統府在6月21日宣布,賴總統自6月22日起啟動下鄉「團結國家十講」,時機點完全對準7月26日罷免投票日之前的黃金宣傳期。這不就是最高國家元首下場動員?不就是罷免的政治空軍總司令?

賴清德口口聲聲說要「團結國家」,實際卻在分裂台灣,把總統的身分變成政黨鬥爭的利器,自損國家元首高度。

這場罷免行動若成功,直接結果除導致幾席立委下台外,將衝擊整個憲政制衡體制,致使體制潰敗,中華民國最後的民主防線將被攻破,國會重回民進黨意凌駕台灣民意的時代。

距離7月26日首波罷免投票約有一個月。對國民黨與民眾黨來說,這是必須正面迎敵的「國會保衛戰」,「首戰即決戰」,兩大在野黨若不能全面啟動大選等級的動員,不整合空戰與陸戰,不協調資源、統一火力,便等於拱手讓出立院。

只要民進黨擊落六至八席藍委,就可能動搖國會裡的藍白連線,綠營見縫裂解,便能重新控制立法院。那些曾被在野黨壓下來的荒唐預算、黨國人事,甚至圖利法案,將會如洪水決堤般一波波衝上檯面,無人能擋。改革被鎖死,亂政將重啟,選民投下的制衡票將被無情吞噬。

民進黨一手操作檢調、側翼與罷免案,一手是總統下場助選,國家機器全面啟動推動惡罷,在野若仍各自為政、輕忽事態,輸掉罷免,也輸掉台灣的民主。

這場反惡罷之戰的戰略目標,是為了守住憲政制度的底線。晚清名臣曾國藩面對太平天國圍攻,曾言「去此一步,即無死所」,如今的中華民國,在野若敗,不再有制衡,不再有監督,剩下的只有服從與沉默。

現在,到了最後反擊的時刻。國民黨、民眾黨須拋下分歧,攜手迎戰,迎來政治的生存之戰,民主最後的決戰。團結、全面應戰,才能守住國會,守住中華民國的最後防線。

罷免 賴清德

延伸閱讀

「團結國家十講」賴清德會否到台中?地方人士這樣看

柯建銘「神預言」726投票 朱立倫轟:台灣民主之恥

賴清德大登場 蘇一峰:政府窮到沒錢買衛生紙 但可以大罷免大灑幣

疑賴清德不重視國寶 陳學聖:故宮正館等你進

相關新聞

【重磅快評】「我請客你埋單」 賴政府軍人優惠如雞肋

賴清德總統宣稱,要讓軍人搭機享受升等商務艙空位,行政院隨即表示,已請華航邀集同業協商。此舉果然再度引起熱議,但也和先前發...

【重磅快評】賴清德國防造謠 讓日本大哥哥看笑話

美國總統川普強勢要求全球盟友分攤軍費、提高國防預算,各國反應不同,台日表現也形成明顯對照。賴清德總統努力編列預算表態,並...

【重磅快評】山林剃光頭 「邱市長」會比陳其邁更震怒?

監督施政聯盟召集人陳椒華與藍委柯志恩今天開記者會,批經濟部對高雄大樹和山光電場案廠商違法挖山欠缺監督作為,導致水土遭破壞...

【重磅快評】連呂秀蓮都敢抹紅 綠委政治良心在那裡?

捷克情報單位近日證實,副總統蕭美琴去年3月訪捷克期間,曾遭中國使館人員駕車尾隨並險釀車禍,事件引發外界關注。真相仍待釐清...

【重磅快評】郭昱晴的「鬼祟之刃」 獵巫不成反成巫

民進黨立委郭昱晴聲稱在公園直擊一名手機直播的「鬼祟男」,她出於擔憂而通報警政署,結果證明是一場低級烏龍,她昨天道歉並刪文...

【即時短評】謝國樑挺過罷免死亡連署案證人約談 連任之路受考驗

基隆市長謝國樑去年挺過罷免考驗,他在就職二周年時宣布爭取下屆市長連任,上月才獲施政滿意度最佳進步獎,如今卻因張淵翔案遭約談,雖然以證人身分應訊並請回,檢調也未搜索市府,但他器重的左右手張淵翔、吳國勝都被延押,重要幕僚謝國仁再被約談,檢調掌握多少事證,後續發展仍待觀察,謝連任之路也受到考驗。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