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短評】以色列伊朗終須一戰 西方有心理準備

伊朗首都德黑蘭13日遭到以色列空襲,黑夜裡冒出火光。美聯社
伊朗首都德黑蘭13日遭到以色列空襲,黑夜裡冒出火光。美聯社

凶兆已現。

美國從整個中東地區撤離非必要外交人員以及美國軍人家屬。英國已警告在波斯灣及其周邊的商業船隻保持警惕。

顯然,西方官員正為以色列伊朗核設施發動攻擊,以及德黑蘭隨之而來的報復行動,做好準備。

人員的突然移動被解讀為川普私下告訴以色列總理內唐亞胡,如果以色列決定採取行動,他不會阻撓的信號。雖然國務卿魯比歐13日火速撇清,美方並未參與以軍空襲伊朗行動。

這一訊息象徵川普立場的重大轉變,幾周前據稱他還阻止了以色列行動。

理想情況下,對伊朗核計畫的任何重大攻擊應有特種部隊參與,以摧毀其深埋的濃縮設施。但據報,今年早些時候,以色列軍方告訴內唐亞胡,特種作戰的計畫要到秋季才能完成。

在威脅對伊朗採取軍事行動16年後,以色列現在付諸行動。自從4月川普勸阻他、認為談判仍是防止伊朗製造核彈的更好途徑以來,情況已發生很大變化。

以色列已制定攻擊計畫,無論是否有特種部隊參與,內唐亞胡上個月已準備實施。

然而,沒有美國的支持,他不得不退讓。沒有美國的作戰支持和對抗伊朗報復的承諾,以色列的攻擊是不現實的。

這種計算似乎正在改變。本週,川普首次承認外交可能失敗,他不確定能否說服德黑蘭停止鈾濃縮。

周四,聯合國核監管機構國際原子能總署正式認定伊朗20年來首次違反其核義務,這一印象得到了強化。

德黑蘭態度強硬,宣布計畫建設新濃縮鈾設施。在以色列眼中,這一聲明可能等同於開戰理由。

川普政府中鷹派人士質疑以色列的空襲能否摧毀伊朗的核能力,並警告這可能促使德黑蘭加速製造核彈,同時引發更廣泛的地區戰爭。

伊朗的代理人——加薩的哈瑪斯、黎巴嫩的真主黨以及葉門青年運動,紛紛因以色列的打擊而削弱,減弱了德黑蘭的報復能力。伊朗的主要威懾已受挫。

此外,去年以色列的報復性打擊摧毀了伊朗大部分防空能力後,伊朗的核設施更加暴露。

然而,該政權最重要的核設施仍深埋地下。如果沒有特種部隊參與,唯一現實的摧毀方式或許是美國B-2轟炸機攜帶30,000磅碉堡炸彈,在以色列主導任務的支持下行動。不清楚川普是否願意執行這樣的任務。

然而,即便是有限的以色列打擊,也可能引發更廣泛的地區衝突。預計伊朗將以導彈攻擊以色列作為報復。雖然考慮到以色列強大的防空系統,這種攻擊的效果尚不確定。去年伊朗的兩次導彈襲擊僅造成有限損壞。

伊朗對美國在中東的利益或波斯灣能源基礎設施的打擊更危險,這可能使沙烏地阿拉伯及其盟友捲入衝突。油價將飆升,加劇全球經濟因川普貿易戰而承受的壓力。

現在最迫切的問題是,美國和伊朗談判代表定於周日(6月15日)在阿曼會面,還有必要嗎?離開談判桌,殘局誰來收拾?怎麼收拾?推動伊朗政權輪替嗎?

伊朗 以色列

延伸閱讀

加州州長告川普洛杉磯派兵案開庭 法院外抗議聲不斷

關稅豁免期將至!川普政府揚言「有誠意能延後」 網酸:還有誰會信?

回應「無王」抗議活動 川普:我不像國王

恐再提高進口汽車關稅…川普:關稅愈高 企業愈會來設廠

相關新聞

【重磅快評】經濟部敢恫嚇媒體 部長被指紅色破口卻沒動作?

颱風丹娜絲肆虐,屏東外海的太陽光電系統浮台被沖上岸邊,經濟部宣稱媒體散播不實,其實這是新型態光電實驗計畫,光電板早已移除...

【重磅快評】農損救助分藍綠 天龍國綠委到底在想什麼?

丹娜絲颱風過境,雲嘉南成了重災區,其中雲林縣農損慘重,卻未如台南、嘉義列入「全品項、免現勘現金救助」範圍。雲林縣長張麗善...

【重磅快評】「我請客你埋單」 賴政府軍人優惠如雞肋

賴清德總統宣稱,要讓軍人搭機享受升等商務艙空位,行政院隨即表示,已請華航邀集同業協商。此舉果然再度引起熱議,但也和先前發...

【重磅快評】賴清德國防造謠 讓日本大哥哥看笑話

美國總統川普強勢要求全球盟友分攤軍費、提高國防預算,各國反應不同,台日表現也形成明顯對照。賴清德總統努力編列預算表態,並...

【重磅快評】山林剃光頭 「邱市長」會比陳其邁更震怒?

監督施政聯盟召集人陳椒華與藍委柯志恩今天開記者會,批經濟部對高雄大樹和山光電場案廠商違法挖山欠缺監督作為,導致水土遭破壞...

【重磅快評】連呂秀蓮都敢抹紅 綠委政治良心在那裡?

捷克情報單位近日證實,副總統蕭美琴去年3月訪捷克期間,曾遭中國使館人員駕車尾隨並險釀車禍,事件引發外界關注。真相仍待釐清...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