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一手拿手榴彈一手和平鴿 韓國瑜金句連發酸綠營:打麻將只想清一色

馬斯克差點聽到29項對抗大陸武器機密計畫 美媒爆他緊急介入才喊卡

看不下去! 馬英九嗆拿回權力:賴總統好自為之

【重磅快評】 帶病戰清白 柯文哲考慮「保外就醫」?

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頻傳健康亮紅燈。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頻傳健康亮紅燈。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遭羈押禁見,卻頻傳健康亮紅燈。柯文哲去年一度交保返家,柯妻陳佩琪曾形容,柯講話思緒不順暢,就像失智前兆的老人;她也曾透露,柯體重狂掉11公斤、肌肉不足、閃到腰。最新狀況是,柯文哲血尿、晚上會痛醒。剛歷經父喪,柯文哲身心俱疲,除了靠官司直球對決,眼看前總統陳水扁申請保外就醫至今,柯家是否考慮採用「阿扁模式」?

根據「監獄行刑法第63條」,保外就醫是指在囚犯患有嚴重疾病,監獄內無法提供適當醫療時,經核准後允許其至外部醫療機構接受治療的制度。保外就醫期間不計入刑期,但受刑人仍須遵守相關規定,如未經許可不得擅自外出或逃脫。即使是羈押的被告也可申請保外就醫,「刑事訴訟法第114條」規定,須羈押的被告罹患疾病「且」非保外治療顯難痊癒,始得向法院聲請具保停止羈押;若法院不准許,羈押的被告可依法提出抗告。

陳水扁當年因案入獄後就傳出手抖、漏尿等毛病,柯文哲曾是其民間醫療小組召集人,他比任何人都清楚阿扁的身心狀況。柯2017年接受「少康戰情室」節目專訪時一度語出驚人表示,「陳水扁一開始是裝的,後來變成真的病」,一開始是所謂「身心症」,但後來看電腦斷層,大腦前葉都有萎縮。

柯文哲當時還說,他跟立院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談及阿扁健康時表示,「哇,糟糕,不用裝,他真的病了」,不過扁的病情似乎真的好很多,「不知道是好消息、還是壞消息」。這句話,再度讓柯文哲得罪了不少民進黨人士。

當蔡政府面對特赦阿扁的難題時,柯文哲曾義正辭嚴表示,「要建立一個法治國家,就不該讓阿扁保外就醫」,要特赦就特赦、要關回去就關回去,不可以劃設一個保外就醫,讓國家法律再也沒有尊嚴,面對問題才是解決問題的方式。

柯還曾說,2016年他就跟當時蔡英文總統說過要趕緊「處理阿扁」,總要給社會交待錢是怎麼回事,而不是無條件的特赦;扁現在還上台演講,外界才會質疑有沒有符合保外就醫的條件,「問我也答不出來。」

柯文哲說法曾引發政壇軒然大波,深綠、扁迷大加撻伐,陳水扁醫療小組當年還罕見發出聲明,主動解除柯文哲的召集人身分,加深「柯、綠心結」。

柯文哲遭羈押禁見期間,陳水扁去年曾在臉書貼出2人手拿「堅持」題字的大合照,扁也留言稱,「醫師照顧受刑人、同為天涯淪落人」,背後意涵耐人尋味。媒體人黃揚明建議,陳水扁應成立「民間救柯小組」,報答當年柯文哲幫助保外就醫的恩情。

「衝突、妥協、進步」是陳水扁闖蕩江湖的三部曲,靠著言行衝撞,獲取政治目的;保外就醫成為解套的政治巧門,陳水扁當年的「堅持」似乎埋下伏筆。

柯文哲想在法庭帶病打官司,但漫長訴訟非操之在己,保外就醫也因扁案被賦予高度政治敏感性,對柯更有矛盾情結。

不過,柯文哲自己是醫師,最了解自己的身心狀況,北檢掌握主場優勢,柯P要戰清白,北所顯然不是好戰場,柯家是否考慮複製「阿扁模式」?

京華城 柯文哲

延伸閱讀

陳佩琪心疼…柯文哲自曝血尿半夜痛醒 北所回應了

柯文哲血尿…陳佩琪哽咽喊找病因 黃國昌坦言:聽到嚇一大跳

柯文哲血尿陳佩琪冀望律師協助 北院:尚無接獲相關聲請

滅謝龍介?本尊自嘲:在柯文哲「偵查大公開」學很多

相關新聞

【重磅快評】當我們沉默:昨日柯文哲、今日黃呂錦茹

北檢偵辦罷免不實連署案,國民黨台北市黨部主委黃呂錦茹從當庭釋放逆轉成羈押禁見;對比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的遭遇,不同罪名、一...

【重磅快評】網友問「陳菊走了?」很不妥,但違法嗎?

監察院長陳菊因病住院四個月,至今尚未出院。有網友在PTT貼文「陳菊走了?」警方立即組成專案小組偵辦,4小內火速追查貼文者...

【重磅快評】只顧追殺網友貼文 不辦林佳龍公然造謠

一個女網友昨晚在PTT貼文詢問,「脆有人爆料,監察院長陳菊剛剛過世了?真的假的?」警方竟火速以「散布謠言」,違反社會秩序...

【即時短評】怕輸的在野黨 要怎麼贏?

台北市長蔣萬安先拋出倒閣議題,今天民眾黨主席黃國昌在藍白峰會後表示,倒閣救不了台灣專制獨裁;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也說,賴清德...

【重磅快評】綠色迴力鏢 阿扁會向賴清德網軍求饒?

前總統陳水扁日前對賴清德總統喊話,不應隨意抹紅「XX同路人」;但因這句話,阿扁臉書被青鳥炎上,他今天意有所指貼文,「明槍...

【重磅快評】劉世芳指揮警方傳喚朱立倫?執政黨走回威權路線

內政部長劉世芳今天指出,警方會傳喚民進黨主席朱立倫、國民黨立委謝龍介和國民黨發言人楊智伃。不管警方是否真的要拿昔日被民進...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