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大立光遭搜索源自「冤家變親家」 先進光和解傳內線交易

厄瓜多規模6.3強震!商家招牌被震垮 建築二樓整堵牆掉街上

【重磅快評】好男要當兵 賴總統的兒子當什麼兵?

民進黨發言人韓瑩表示,賴總統兩位兒子皆有依法服兵役,有心人士不應散播錯誤言論。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民進黨發言人韓瑩表示,賴總統兩位兒子皆有依法服兵役,有心人士不應散播錯誤言論。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退將栗正傑日前聲稱「賴清德總統的兒子躲在美國不回台灣當兵」,賴總統發出律師函要求澄清致歉。栗正傑昨天公開致歉表示,他受到媒體輿論誤導,未經查證就認為賴總統的小孩在美國沒當兵,他並依照律師函要求公開道歉。賴總統的兒子當兵何其正大光明,只要直接提出退伍證明就能杜外界悠悠之口,總統為何大動作提告,殺雞焉用牛刀?

賴清德的兩位公子多年前曾在美國攻讀學位,是眾所周知的事,還有網友翻出,「自由時報」2017年9月7日報導,「賴清德長子賴廷與正在美國攻讀博士,次子賴廷彥在高中畢業後到美國讀大學,最近服完替代役正積極找工作。」除非當時報導有誤或網友錯誤解讀,否則賴清德兒子服替代役是一翻兩瞪眼的事實,簡單一紙證明就能輕易打臉,賴總統寧願告上法院,卻讓質疑聲此起彼落。

民進黨發言人韓瑩表示,栗正傑言論明顯悖離事實,賴總統兩位兒子皆有依法服兵役,有心人士不應未經查證即於電視節目上公開指控,散播錯誤言論;栗正傑已在節目上澄清,如果一再散布不實言論,民進黨將蒐證提告,近日部分藍營人士或親屬赴美就學或任職遭到質疑,「我們不禁懷疑是否藍營就是永遠都用兩套標準?」

民進黨搬出蒐證提告,令人望而生畏。問題是,三軍統帥的兒子究竟服的是什麼兵役?有沒有依法服完兵役?只要賴總統沒有說明清楚,各界就會問不停,興訟恐難止疑。

民眾黨立委張啓楷今天質疑,民進黨把兩岸關係搞得很緊張,包含國軍研擬女性服役、高中發放「戰時服勤同意書」等議題引發關注,天下父母心,沒有家長想要孩子上戰場;國家元首應避免戰爭,也該以身作則,賴清德確實有小孩在國外,必須講清楚、說明白。賴總統可以早點澄清小孩當過兵,必要時也可以拿出退伍令,議題就不會延燒這麼久,且全世界有哪個民主國家,人民不能質疑三軍統帥的小孩有沒有當兵?

前總統陳水扁競選陣營2000年曾刊登廣告文宣,旁白提及「天下父母心,沒有一個總統願意將自己子民推向戰爭,阿扁所有親人都在台灣,更何況他的唯一兒子都要服兵役,他才是最不希望,也是最不願意台灣發生戰爭的總統候選人」。不論陳致中之後是當公子兵或大頭兵,至少「好男要當兵,總統兒子去當兵」的論述鏗鏘有力,對比國民黨權貴世家的待遇,相當有說服力,當時為阿扁的選情加分不少。

陳致中去當兵,阿扁當年或許有選舉考量,但賴總統已經當選,沒有選舉考量,更不該放任流言四起,不管兒子是替代役或大頭兵,當兵都是一件光榮的事,賴總統力推「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如果兒子當兵可助一臂之力,不啻為一樁美談。

美國

延伸閱讀

王世堅盼黨幫澄清常會他沒錄音 柯建銘:又沒說是你

賴總統:新的全球產業布局 持續壯大國家實力

賴總統談二覆議案:請在野黨審慎思考 讓國家穩定運作

蕭旭岑:賴政府要公教簽切結表態 目的是要洗滌人心

相關新聞

【重磅快評】當我們沉默:昨日柯文哲、今日黃呂錦茹

北檢偵辦罷免不實連署案,國民黨台北市黨部主委黃呂錦茹從當庭釋放逆轉成羈押禁見;對比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的遭遇,不同罪名、一...

【重磅快評】網友問「陳菊走了?」很不妥,但違法嗎?

監察院長陳菊因病住院四個月,至今尚未出院。有網友在PTT貼文「陳菊走了?」警方立即組成專案小組偵辦,4小內火速追查貼文者...

【重磅快評】只顧追殺網友貼文 不辦林佳龍公然造謠

一個女網友昨晚在PTT貼文詢問,「脆有人爆料,監察院長陳菊剛剛過世了?真的假的?」警方竟火速以「散布謠言」,違反社會秩序...

【即時短評】怕輸的在野黨 要怎麼贏?

台北市長蔣萬安先拋出倒閣議題,今天民眾黨主席黃國昌在藍白峰會後表示,倒閣救不了台灣專制獨裁;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也說,賴清德...

【重磅快評】綠色迴力鏢 阿扁會向賴清德網軍求饒?

前總統陳水扁日前對賴清德總統喊話,不應隨意抹紅「XX同路人」;但因這句話,阿扁臉書被青鳥炎上,他今天意有所指貼文,「明槍...

【重磅快評】劉世芳指揮警方傳喚朱立倫?執政黨走回威權路線

內政部長劉世芳今天指出,警方會傳喚民進黨主席朱立倫、國民黨立委謝龍介和國民黨發言人楊智伃。不管警方是否真的要拿昔日被民進...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