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影/沙鹿向上路長下坡聯結車撞22車10人傷 3人在加護病房

不少人關切!鄭明典:颱風之外顯著豪雨災害幾乎發生在「梅雨季」

【重磅快評】蔣萬安地方包圍中央 卓榮泰少說一句失格局

台北市長蔣萬安推生生喝鮮奶政策,今天南下考察牧場,並與彰化縣長王惠美同框。他表示,學童多喝牛奶絕對是好事。記者黃仲裕/攝影
台北市長蔣萬安推生生喝鮮奶政策,今天南下考察牧場,並與彰化縣長王惠美同框。他表示,學童多喝牛奶絕對是好事。記者黃仲裕/攝影

班班有鮮奶政策上路一學期即喊卡,台北市長蔣萬安宣布「中央不做,台北來做」,4月將推生生喝鮮奶政策,今天還率教育局等單位南下考察牧場,行政院長卓榮泰受訪表示認同,並說「很好啊,地方政府應該這樣做」;卓揆一句「地方政府應該這樣做」,總算還了地方公道,但他少說了一句「中央政府應該要檢討」,未免格局太小。

去年9月中央實施「班班喝鮮奶」政策,由於亂象不斷,老師成為搬奶工,不少學校乾脆選擇保久乳,更有學童被迫一次帶著全月份的牛奶回家,農業部長陳駿季遂於年底宣布不勉強學校一定得參與政策。陳駿季也因此拿下年度教育新聞金驢獎,全教總點名他「點火在前,卸責在後,嚴重擾亂教學,是班班之亂禍首」,應下台負責。 

在政策喊卡之前,不少縣市曾表示反對, 蔣萬安更親赴行政院會力主續辦,要求卓揆把牛奶還給孩子,請行政院下放預算,由縣市政府因地制宜續辦;當時雙方過招半小時,中央要員們盡提窒礙難行之處,儘管蔣萬安提出解套方法,但卓揆仍拍板維持政策暫停。

坦白說,如果不是地方政府的堅持,而且肯多花心力推動,班班喝鮮奶的政策恐怕就此走入歷史;例如嘉義市就不理會中央喊卡,去年自籌預算3423萬元持續推動班班有鮮奶政策,獲得議會支持,並向民間募集保冰桶、保冷袋,上月開學不僅班班喝到鮮奶,還擴大供應到公立幼兒園及國中。

彰化縣也不落人後,跟進嘉義市自籌經費接力供應,目前正進行開標作業,如果順利的話可在月底開始執行生生喝鮮奶政策,不但縣立國中、國小及附設幼兒園的學生每周一瓶,還擴及國立特殊學校的國中、國小部及附幼。

蔣萬安反對中央政策喊卡,上行政院會之前還花了一星期時間走訪通路,直接與決策核心對話,得到業者樂意配合的答覆,才有了力戰中央的底氣;如今台北市生生喝鮮奶政策即將上路,全市國小及幼兒園學童每週可兌換一瓶國產乳品或豆漿,也考慮擴大到國中、高中,甚至增加到每周喝兩次。

其實,嘉義市、彰化縣、台北市為推動生生喝鮮奶政策所作的努力,有那一件事是中央政府做不的?中央說有困難而喊停,其實是少了事前評估與協調,沒有考慮到地方差異性,以致德政變成了擾民,累慘了老師。

卓揆一向嘴硬,即使被批評屢次覆議失敗,也不願負起政治責任;中央推不動生生喝鮮奶政策,嘉義市、彰化縣、台北市相繼克服困難接辦鮮奶供應,算是另類「地方包圍中央」,卓揆肯定地方若是出自真心,即使沒讓陳駿季下台,至少也應該要農業部好好檢討,或許還能展現一點點執政氣度。      

鮮奶

延伸閱讀

影/體驗一日酪農生活 台北市長蔣萬安盼從小推廣食農教育

蔣萬安南下彰化訪酪農餵小牛 王惠美陪喊「中央不做我們做」

幕後/中央不要地方自己做 還原蔣萬安「鮮奶即刻救援」

影/未來3年是否實施2年兵役 卓榮泰:現在沒有討論

相關新聞

【重磅快評】當我們沉默:昨日柯文哲、今日黃呂錦茹

北檢偵辦罷免不實連署案,國民黨台北市黨部主委黃呂錦茹從當庭釋放逆轉成羈押禁見;對比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的遭遇,不同罪名、一...

【重磅快評】網友問「陳菊走了?」很不妥,但違法嗎?

監察院長陳菊因病住院四個月,至今尚未出院。有網友在PTT貼文「陳菊走了?」警方立即組成專案小組偵辦,4小內火速追查貼文者...

【重磅快評】只顧追殺網友貼文 不辦林佳龍公然造謠

一個女網友昨晚在PTT貼文詢問,「脆有人爆料,監察院長陳菊剛剛過世了?真的假的?」警方竟火速以「散布謠言」,違反社會秩序...

【即時短評】怕輸的在野黨 要怎麼贏?

台北市長蔣萬安先拋出倒閣議題,今天民眾黨主席黃國昌在藍白峰會後表示,倒閣救不了台灣專制獨裁;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也說,賴清德...

【重磅快評】綠色迴力鏢 阿扁會向賴清德網軍求饒?

前總統陳水扁日前對賴清德總統喊話,不應隨意抹紅「XX同路人」;但因這句話,阿扁臉書被青鳥炎上,他今天意有所指貼文,「明槍...

【重磅快評】劉世芳指揮警方傳喚朱立倫?執政黨走回威權路線

內政部長劉世芳今天指出,警方會傳喚民進黨主席朱立倫、國民黨立委謝龍介和國民黨發言人楊智伃。不管警方是否真的要拿昔日被民進...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