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快評】連稅收都估不準 卓榮泰還敢誇稱AI內閣?

大罷免延燒,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宣布立法院新會期要推動民生法案,黨團書記長王鴻薇隨即表示將推動還稅於民,每人普發一萬元,綠委不敢輕言反對,只有吳思瑤說些「乾脆總預算全拿來發全民就好了」的情緒話。財政部長莊翠雲去年底曾表示不會普發現金,希望用來還債;只是民進黨政府慣於黑箱行事,連稅收都估不準,怎會讓人民放心?
財政部公布最新去年稅收統計,全年超徵5283億元,由於連續四年超徵,去年更創下歷史新高,國民黨立院黨團遂主張還稅於民,普發現金。藍委賴士葆表示,本會期若擔任財委會召委,將盡速排審預算法修法,讓普發現金法制化;王鴻薇也說,財政部未提減債計畫,既然向老百姓多收這麼多稅,應還錢於民,不然也是浪費錢養側翼網軍。
藍營提出超徵稅收普發現金法制化,確實打中了綠營的痛腳。過去藍營提出還稅於民,幾乎都能獲得綠委的支持,這次恐怕也少有例外;但在財劃法修正後,中央不甘要對地方釋出3753億元,超徵進口袋的錢又要拿出來發現金,行政部門如何應對,還有待觀察。
過去四年來,民進黨政府年年超徵,金額迭創新高,雖然都是人民的血汗錢,但民進黨政府卻樂在其中,收得高興、用得大方,從未想過要法制化這件事;國民黨今天提出普發一萬元,並不會把超徵的錢全部花完,但真正的重頭戲是一旦法制化,這筆錢將不再是中央運用自如的私房錢,民進黨政府難免會痛,但又說不出反對的理由,擔心反遭「難道多收稅是理所當然?」的質疑。
造成這種困境,其實也要怪民進黨政府自己,年年超徵卻視為常態;財政部總是辯稱,近年來稅收優於預期,財政部會視狀況審酌增加還本數或累計歲計賸餘,以提升財政韌性,前年並宣稱已成立財政部稅收估測專案小組,將相關建議納入113年度各項稅收估測參考,還委外研究精進中央政府內地稅稅收估測模型,運用智慧系統建立中央政府稅課收入估測模型,以期稅收估測更貼近實際。
但「精進」的結果卻是,所謂的「會視狀況審酌增加還本數或累計歲計賸餘,以提升財政韌性」,其實就是拿來補助台電 、補貼健保等,惹來黑箱疑慮,更坐實中央在編列稅課收入預算上動手腳的指控,其實中央政府就是以低估預算的方式造成實徵數超過預算數的結果,再以增加的稅收充作特別預算的財源。
所謂成立稅收估測專案小組,導入中央政府稅課收入估測模型,實際上也沒有改善年年稅收超徵的情況;前年超徵3860億元,去年超徵5283億元,增幅高達36%,卓榮泰說自己是AI內閣,會不會太好笑?
國家稅收超徵或短徵難免會發生,但年年大幅超徵絕不可視為常態,比例達預算15%以上更屬離譜,如果不是有人刻意使用不符現況的預算編製框架,又怎麼會發生估測重大失準的情況?民進黨主政後,年年如此,應非主其事的公務員沒有看出問題,而是只想滿足政黨的政治需求而已。
推動法制化之前,超徵稅收的運用規定並不明確,可以用在哪裡也沒有明確規範,只有預算法有規定這些錢應成為下年度的歲計賸餘,並作為融資性收入,只能用於資本性支出;嚴格來說,過去民進黨政府拿這些錢補貼台電、健保或普發現金,都是遊走邊緣,蔡英文常用,賴清德也沿用,用得順手,當然沒有意願推動法制化來自縛手腳。
從這件事回頭看經濟部長郭智輝春節後的受訪,他表示因為立法院沒有通過補助台電的1000億元預算,如果大家同意,他要稍微整一下電價;依民進黨的作法,用超徵稅收補貼台電是必然選項,要問的是,如果台電早晚都會拿到補助,郭智輝還要漲電價嗎?補助一旦到手,台電還會再把電價調回來嗎?郭智輝為台電漲價的表態會不會太假了?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