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美籍YouTuber自稱反共…卻被禁止入境台灣 移民署說話了

9縣市明早低溫特報10度以下!下周「這2天」最暖 又變天全台轉雨

不是伊隆的僕人!馬斯克亂象掀眾怒 美公務員冒險試圖曝光內部狀況

【重磅快評】國光客運欠薪原因太沒趣 這樣如何大罷免?

國光客運發內部信指出,由於政府補助款項未到位,導致員工1月薪資無法如期匯入。本報資料照片
國光客運發內部信指出,由於政府補助款項未到位,導致員工1月薪資無法如期匯入。本報資料照片

過完年開工了,國光客運員工還沒領到一月份薪水。國光客運內部公告表示,因政府補助未及時到位,導致資金調度困難,薪資發放延遲。曾經的龍頭客運,淪落到發不出員工薪水,誰該負責?

民進黨習慣把人民的苦難當成自己的勳章。綠營正在吹響全台大罷免的號角,立刻把政府補助沒到位、國光客運欠薪一事,導向在野黨刪減凍結政府預算所致,目的當然是為罷免添柴加油。

例如基隆民進黨籍市議員張之豪就指控,這是基隆立委林沛祥刪除、凍結交通部及所屬機關預算的影響。林沛祥則回擊張之豪「造謠一張嘴,闢謠跑斷腿」。

造謠的,豈止一張嘴?藍白雖然刪凍了一些預算,賴政府還是中華民國有史以來最有錢的政府,卻已經不知如何執政了;從行政院發言人說預算要重編,到各部會輪流裝瘋賣慘哭窮,都只會對人民進行認知作戰。上行下效,地方議員跟著散播假訊息,一點也不奇怪。

事實上,根據國光客運內部公告說明,一月薪水沒準時入帳,是受政府補助款撥發作業尚有9千多萬元尚未入帳影響。進一步分析,其中包括地方政府及觀光署台灣好行約2500餘萬元,以及公路客運虧損補貼6500萬元。

公路局很快就6500萬元補貼款部分,作了澄清,指係因為國光客運內部作業未於年前提出申請,導致無法撥付。而國光客運今天也已補齊其中2400萬元的資料,公路局將盡速撥付;另有4100萬元營運資料尚在整理,還未申請。

雖然地方政府及觀光署台灣好行約2500餘萬元尚未入帳的原因,地方政府、觀光署和國光客運都沒有說明,但很顯然,國光客運內部作業延誤,導致6500萬元的公路局補助款未獲撥付,才是一月發不出員工薪水的主因。

不過,即使原因澄清了,綠營無論如何都還是要指責藍白黨砍預算。張之豪說,國光客運發不出薪資,縱使是年前未提出申請而造成,但公路局被藍白立委砍了26.5億元,局長都表示,今年第三季起,恐怕連車班都要開不出來了。林沛祥刪除、凍結的就是這個。

張之豪勉強承認國光客運發不出薪水,不是藍白砍預算造成的;但他仍然嘴硬恐嚇民眾,今年第三季起連車班都要開不出來了。不過,到了第三季是否真的開不出車班,已經無關緊要,屆時誰還記得今天的糊弄和恐嚇?

其實如果按照綠營對施政擺爛都怪預算被砍的邏輯,也許應該問問,國光客運還有地方政府及觀光署台灣好行尚未入帳的2500餘萬元,其中地方政府是否因為行政院大刀凍結半數地方補助款而無法撥付,以致國光客運發不出薪水?

國光客運發不出薪水,真實原因揭露,太沒趣了。尤其客運業者認為客運愈來愈不具優勢,客群流失嚴重,而政府補貼政策,特別是交通部的春節加碼措施,讓業者金流調度困難。但如果真要談業者經營困境和政府政策盲點,而不去鬼扯藍白砍預算,這樣要如何吆喝大罷免?

國光客運 罷免

延伸閱讀

國光客運延後發薪 立委林沛祥議員張之豪交火互指造謠

影/罷免林沛祥連署中綠協助?基隆黨部:尊重黨員個人意志

基隆發動罷免立委林沛祥 民進黨3議員今收百件連署

基隆去年罷市長今年罷免立委 謝國樑:市民不堪其擾

相關新聞

【重磅快評】李進勇把公投塞回鳥籠 主委做得比總統大

國民黨立院黨團拚反戒嚴及反廢死公投案逕付二讀,行政院長卓榮泰表示,死刑在台灣合憲,台灣更無戒嚴,難道提案政黨已找到了那兩...

【重磅快評】在川普和習近平的菜單上 台灣是沙拉嗎?

美國總統川普分別和俄羅斯總統普亭、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通話,調停俄烏戰爭。雖然川普和普亭的通話,被CNN形容為幾乎沒什麼實...

【重磅快評】川普乾淨的煤洗白賴清德?民眾笑著笑著就哭了

上任後各種作為讓全世界摸不著頭緒的美國總統川普,又語出驚人地說「煤炭美麗又美麗」,他已要求相關部門,利用這些「乾淨又美麗...

【重磅快評】經濟部戳破郭智輝綠電回台盤算 頭還洗下去?

台灣面臨能源困境,經濟部長郭智輝去年10月拋出在菲律賓「種綠電」並透過海纜運回台灣的構想,當時就被外界批評為天馬行空,根...

【重磅快評】不想當美國人很難嗎?格陵蘭人用選票說不

在川普效應籠罩下,格陵蘭議會選舉變天,立場中間偏右的民主黨贏得30%選票意外勝出,將與其他政黨談判籌組執政聯盟。民主黨主...

【重磅快評】賴清德的國安策略源自「國會大樓縱火案」?

今天中午,總統府忽然宣布,將在下午發表「敞廳談話」,宣布今天的國安會議結論。結果在這場賴清德總統親自主持的敞廳談話上,賴...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