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即時短評】「賴潘體制」踢鐵板 民進黨可不姓賴

民進黨艱困選區立委徵召祭出「天降奇兵」,原希望力拚逆勢突圍,沒想到預期「傑出的一手」沒發生,反倒在黨內反彈聲中變得「棘手」。提名小組昨天緊急拆彈,修正提名路線,讓在地議員出線,不僅有安撫派系考量,更可視為黨中央「賴潘體制」學會妥協的第一堂課。
賴清德就任黨主席並獲提名參選總統後,和其競選總幹事潘孟安形成「賴潘體制」,賴強勢推動選罷法「擴大排黑」修法,潘強勢主導立委徵召作業。賴潘在台南、屏東優勢區或許能鐵腕堅持己見,但不代表在其他布局也「喊水會結凍」。
昨天拍板人選,吳沛憶「英系」色彩鮮明,提名小組姿態放軟,自有避免再被外界渲染「英賴矛盾」再起的用意;尤其,近期立院貫徹賴清德意志的「擴大排黑條款」,從黨團內部表決反對到事後放砲「最討厭民進黨的一天」全是英系成員,若這回連議員拚戰立委都不給活路,只怕黨內團結將再度瀕臨破裂。
另一層面是徵召提名邏輯須一致。高雄左楠選區,新潮流屬意自家在地議員李柏毅,若在台北中正萬華要硬推黨中央鍾意的「雞排妹」空降,除了提名策略不一、自我矛盾,豈不變成「新潮流全都要」?
強龍難壓地頭蛇,「賴潘體制」踢了鐵板。徵召三原則,從「跨黨派、跨世代、跨領域」變成「黨內、新世代、深耕基層」。賴潘也上了一課:綠營可以凝聚各方力量一起「信賴台灣」,但民進黨可不姓賴。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